[发明专利]一种自控热水喷吸致伤动物体表模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6261.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王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峰;王年云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控 热水 致伤 动物 体表 模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伤创面治疗研究实验的动物体表模型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控热水喷吸致伤动物体表模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因热源烧伤侵害皮肤所致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难题,如:烧伤创面的覆盖、创面坏死组织持续存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创面进行性加深等问题,因此研究烧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与疗效机理是治疗烧伤的迫切需求,然而许多试验不能也不应该以人为试验对象,故通过建立烧伤动物模型来研究烧伤后机体各系统及局部创面的发展演变规律。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有可重复性,甚至是标准化式样,否则将直接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然而,目前建立动物体表模型主要依靠传统的凝固汽油烧伤或沸水浸烫致伤,其深度和创面的完全性界定不准确,与现实生活中的开水烫伤存在一定差距,而且蒸汽需要沸水才能生成,不适合做100℃以下的烫伤实验。且通过凝固汽油烧伤或沸水浸烫致伤的时间、面积及温度等因素不能实现精确控制,
导致动物体表模型伤后的边缘不清晰,重复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控热水喷吸致伤动物体表模型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控热水喷吸致伤动物体表模型的装置,包括箱体,其中,箱体内设置有热水发生源,热水发生源内安装有电热管、热源温度传感器及水位传感器,并在热水发生源底部开有一孔,孔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下端安装有热水喷洒软管,热水喷洒软管接入致伤杯,致伤杯上端设置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上设置有启动键,致伤杯口处设置有硅橡胶,用于固定动物体表的致伤托板设置在致伤杯口下方,硅橡胶内置有吸引管道,用于来吸取致伤杯内致伤后的热水,吸引管道与吸引收集瓶连接,同时吸引收集瓶与吸引泵连接,吸引泵与电动机连接,致伤杯内设置有热水喷出嘴与空气排出口,且在热水喷出嘴口安装有喷嘴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致伤杯内实际烫伤温度;另外,箱体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箱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电热管、热源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电磁阀、电动机及喷嘴温度传感器分别接入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控制面板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对致伤温度、时间、水位进行精确控制。
在本发明中,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凹槽,设置在致伤杯上端的按压手柄通过伸缩弹簧与致伤杯连接,将致伤杯悬浮在凹槽内,致伤杯口下方设置有致伤托板,动物体表固定于致伤托板,在试验过程中便于致伤杯口与动物体表紧密吸合,有利于提高动物体表模型伤后的边缘清晰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水发生源为电热开水筒。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水发生源上端设置有通气孔。
在本发明中,所述致伤托板上设置有固定弹簧,用于固定动物体表。
在本发明中,所述致伤杯口还设置有硅胶软皮,以确保致伤杯口与动物体表密闭。
在本发明中,在致伤时,同时启动致伤杯内的负压吸引,将致伤后的热水迅速吸走,便于喷吸同步,保持致伤杯内水温均匀。
一种自控热水喷吸致伤动物体表模型的装置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在电热开水筒盛水,通过控制面板设置烫伤时间与温度;
2)接通电热开水筒电源对电热开水筒内水加热至设定值;
3)此时对热水喷洒软管进行加热准备;
4)选用多只健康动物分组编号后,进行麻醉脱毛,并将动物裸露的背部向上放在致伤托板上,使用固定弹簧锁定;
5)将致伤杯口轻按在不同编号动物裸露的背部上,启动按压手柄上的启动键,热水迅速通过热水喷洒软管流入致伤杯内,同时又被吸引管道迅速吸走,使致伤杯内的热水保持不断流动的恒定温度;
6)通过控制面板将热水发生源水温设置为80~92℃,致伤时间设置为5s~15s,在动物背部造成15% TBSA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热水烫伤创面,即完成动物体表模型的建立。
在本发明中,动物模型采用SD大鼠作为试验例,体重300~450g,雌雄不限,通过使用流动控温水与固定面积的致伤杯制作模型,相比传统的凝固汽油做动物实验烧伤、沸水浸烫和蒸汽致伤有明显不同,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烧烫伤,热水发生源中的热水不断输送至致伤杯,致伤后的水又迅速被负压吸走,不断流动的热水有利于保持水温均匀恒定,即使致伤水温与皮肤接触时也不会有明显降低,因而用于动物连续批量烫伤是非常有益,实验证明用该方法烫伤的动物创面,边缘清晰重复性好,这种烫伤模型作为烧烫伤创面修复和用药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峰;王年云,未经朱峰;王年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6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