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源马达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5869.6 | 申请日: | 200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6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丰;黄跃龙;蔡明熹;黄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285 | 分类号: | H02P7/285;H02P6/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源 马达 驱动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8月26日、申请号为200510093954.2、且发明名称为“双电源马达驱动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驱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器及马达各连接至不同电源的马达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A所示,揭示一种传统的马达驱动系统1,其主要是由一个驱动器10及一个线圈11所组成,其中所述线圈11电连接于所述驱动器10,且所述驱动器10电连接于一个电源产生器12,且接收所述电源产生器的一个电源VCC,所述驱动器10可从所述电源VCC接收其所需的工作电压,且据此输出一驱动电流至所述线圈11。
请参阅图1B所示,揭示另一种传统的马达驱动系统1,其与上述马达驱动系统1的差异处,仅在于所述驱动器10电连接多个线圈11(图中表示为二个)。
上述两种传统马达驱动系统1,其控制转速的方式,都是利用改变该电源VCC的大小来达成,但是此类控速方式因受限于所述驱动器10的工作电压,因此其控速范围过于狭窄,故这一技术已渐渐无法满足产业上的需要。
请再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的马达驱动系统2,其是将图1A及图1B中所述驱动器10及所述线圈11应用为一风扇马达20,其中所述图2A的风扇马达20的其中一端电连接于一个电源产生器23,以接收所述电源产生器的一个电源VCC,而所述风扇马达20的另外一端电连接于一个晶体管21的一个集电极C,所述晶体管21的一个发射极E电连接于一个接地端,且所述晶体管21的一个基极B电连接于一个脉宽调制信号产生源22;图2B所示与图2A所示的差异处,主要在于所述图2B的风扇马达20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端,而其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晶体管21的所述集电极C,而所述晶体管21的发射极E电连接于所述电源产生器23,所述晶体管21的所述基极B仍电连接于所述脉宽调制信号产生源22;上述图2A及图2B的马达驱动系统2,其晶体管21的基极B都能从所述脉宽调制信号产生源22接收一脉宽调制信号S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且利用所述脉宽调制信号SPWM控制所述晶体管21的开或关,而进一步控制所述风扇马达20的转速;然而此一控制方式在进行开/关动作时,虽然所述风扇马达20可因此获得调制转速的功效,然而由于所述风扇马达20的所述驱动器(图中未示)也同时进行开/关动作,故将产生开/开切换时的噪声,而有电气噪音的产生,实在不是一种良好的设计,而有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电源马达驱动系统,其主要是由一个第一电源产生器、一个第二电源产生器、一个马达及一个驱动器所组成,该马达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产生器且接收一个第一电源,所述驱动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产生器与所述马达之间,且接收一个第二电源以控制驱动所述马达;通过上述将所述驱动器及所述马达分别接收不同电源,如此一来,尽管输入至所述马达的第一电源为一脉冲式电源信号,也不致影响所述驱动器,而能因此降低甚至消除电气噪音的产生,实可谓一个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设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第一种传统马达驱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1B为第二种传统马达驱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A为第三种传统马达驱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B为第四种传统马达驱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双电源马达驱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双电源马达驱动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马达驱动系统 2 马达驱动系统
3 马达驱动系统
10 驱动器 11 线圈
12 电源产生器 20 风扇马达
21 晶体管 22 脉宽调制信号产生源
23 电源产生器 30 第一电源产生器
40 第二电源产生器 50 马达
51 线圈 52 开关组件
60 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5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浮标式水质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