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玻璃熔窑池壁易侵蚀部位维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4866.0 | 申请日: | 2014-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程玉东;马永;张治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425 | 分类号: | C03B5/42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玻璃 熔窑池壁易 侵蚀 部位 维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玻璃熔窑的熔化部,特别是一种平板玻璃熔窑池壁易侵蚀部位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玻璃熔窑的熔化部由池底、池壁、胸墙、顶碹、山墙、吊墙等组成。其中池壁是由耐火材料砖砌筑而成的,在熔窑使用过程中,池壁会受到玻璃液的侵蚀,在玻璃液面与池壁接触点的位置上侵蚀最为严重,这就是熔窑池壁的易侵蚀部位。为减缓侵蚀,在这一部位对应外侧会设置冷却风管,进行专门风冷。在一个窑龄周期(7~12年)内,虽然风冷池壁可减缓侵蚀速度,但易侵蚀部位还是会几乎完全被侵蚀,在窑龄后期会采用外贴耐火砖的办法继续勉强维持使用,是增加熔窑寿命的关键。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平板玻璃熔窑的熔化部池壁砖的易侵蚀部位侵蚀速度快、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熔化部池壁易侵蚀部位维护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平板玻璃熔窑池壁易侵蚀部位维护装置,包括由池壁砖砌成的熔化部,熔化部池壁砖顶端设有与池壁砖配合连接的接缝砖,熔化部外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组与风机连通的冷却风管,冷却风管一端连有风嘴,熔化部内侧与玻璃液液面平齐的部位为易侵蚀部位,其特征在于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外侧设有缺口,缺口上设有一组与熔化部池壁砖紧密贴合的贴砖,贴砖顶端与接缝砖紧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熔化部外侧设有与缺口对齐的横梁,横梁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组螺杆,螺杆一端通过锁紧螺母与横梁配合连接,其另一端则置于缺口最外侧的贴砖上,通过螺杆抵住缺口最外侧的贴砖,使相邻贴砖之间、贴砖与池壁砖之间紧密贴合。
所述的横梁为工字钢构构成。
所述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内侧设有凸台,以延长池壁砖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可以根据熔化部池壁砖的受侵蚀程度及时地增加相应数目的贴砖,以延长熔窑熔化部池壁砖的使用寿命。
下面便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板玻璃熔窑池壁易侵蚀部位维护装置,包括由池壁砖5砌成的熔化部,熔化部池壁砖顶端设有与池壁砖配合连接的接缝砖7,熔化部外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组与风机连通的冷却风管4,冷却风管一端连有风嘴4a,熔化部内侧与玻璃液液面平齐的部位为易侵蚀部位,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内侧设有凸台5a、外侧设有缺口5b,缺口上设有一组与熔化部池壁砖紧密贴合的贴砖6,贴砖顶端与接缝砖紧密连接;所述熔化部外侧还设有与缺口对齐的横梁3,横梁与对应一侧的熔窑立柱1固定连接,横梁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组螺杆2,螺杆一端通过锁紧螺母与横梁配合连接,其另一端则置于缺口最外侧的贴砖上,通过螺杆抵住缺口最外侧的贴砖,使相邻贴砖之间、贴砖与池壁砖之间紧密贴合。
使用过程
如图1所示,A为玻璃溶液面,B为熔化部池壁砖初期未受侵蚀时期的结构线,C为中期侵蚀曲线,D为后期侵蚀曲线。
在窑炉使用初始期,由于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内侧设有凸台5a、外侧设有缺口5b,使得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壁厚有所减小,风冷效果得以提高,故而在此阶段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外侧的缺口5b无需设置贴砖,通过风嘴靠近缺口处对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外侧壁进行风冷,即可延缓池壁砖的侵蚀速度;一旦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有所侵蚀,窑炉由初期未受侵蚀状态向中期侵蚀状态发展或由中期侵蚀状态发展到后期侵蚀状态发展时,则需在缺口处增设相应数目的贴砖,在确保了易侵蚀部位的熔化部池壁砖壁厚的前提下,再通过风嘴靠近缺口处对最外侧的贴砖进行风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4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载荷工况的抓拍装置
- 下一篇:背式移动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