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多孔镍块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3924.8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秦春玲;王志峰;赵维民;王丽娟;刘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4 | 分类号: | C22C45/04;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多孔 块体 制备 方法 | ||
1.纳米多孔镍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非晶形成能大的且在氢氟酸腐蚀液中元素间电位差大的镍基合金,来制备大尺寸的镍基非晶块体,并采用脱合金工艺制得大面积均匀的纳米多孔镍块体,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镍基非晶合金原料的选择:
选择非晶形成能大,且在氢氟酸腐蚀液中元素间电位差大的镍基非晶合金原料为制备先驱体合金的材料;
第二步,先驱体合金的制备:
将第一步中选择的镍基非晶合金原料放入真空度为9.0×10-4Pa的真空电弧炉中,加热到熔融状态,通入惰性气体,使真空电弧炉腔体与模具之间产生气压差,将熔融的液态合金吸入模具中,获得厚度为1mm、宽为1cm和长度为7cm的镍基非晶态母合金片;
第三步,纳米多孔镍块体的制备:
采用脱合金工艺制备纳米多孔镍,即将第二步制得的镍基非晶态母合金片在室温下置于0.45 mol/L氢氟酸腐蚀液中进行脱合金化处理4h,采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每次10秒,从而制得均匀和连续范围在厚度上达到了1mm、长度上达到7cm和宽达到1cm的纳米多孔镍块体,而后保存在真空度为1×10-1 MPa的真空干燥箱中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多孔镍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形成能大,且在氢氟酸腐蚀液中元素间电位差大的的镍基非晶合金是Ni45Ti20Zr25Al10、Ni60Nb20Ti15Zr5或Ni60Nb25Ti15,其中元素符号的右下标数值为元素组成的原子百分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多孔镍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纯度为体积百分比浓度99.9%的氩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多孔镍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电弧炉腔体与模具之间的气压差为0.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9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