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3860.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庆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4;B01D53/48;B01D53/52;B01D53/72;C07C329/1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废气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分解与聚乙二醇溶解吸收相结合的方式,对黄药生产中各工序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时,采用两级净化塔串联的形式,第一级净化塔的工作介质为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级净化塔的工作介质为聚乙二醇,在两级净化塔中,废气与工作介质逆流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净化塔中工作介质为有效氯含量2-12%的次氯酸钠水溶液,pH值保持在8-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级净化塔中工作介质为聚乙二醇PEG-200。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黄药合成、造粒、初干、真空干燥各工序相应装置的废气经收集混合后由第一级净化塔底端进入第一级净化塔,气体与喷淋而下的工作介质逆流接触进行作用后由第一级净化塔塔顶逸出,第一级净化塔塔顶逸出气体由第二级净化塔底端进入第二级净化塔,气体与喷淋而下的工作介质逆流接触进行作用后由第二级净化塔塔顶逸出,得到净化后的尾气,该尾气经引风机排入大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净化塔安装有防爆泵,防爆泵将工作介质由塔底送至塔上部的喷淋管,经喷嘴雾化后形成微小液滴喷洒而下,与上升气流逆流接触进行作用,净化塔顶部安装有丝网除沫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尾气排放之前要经过在线监测仪检测二硫化碳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废气后的聚乙二醇经减压蒸馏去除低沸物后,重复使用即可;低沸物经分段冷凝收集,其中的醇类组份直接用作生产杂基黄药的原料,反应后替换下来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清液,用于配制低品位液体黄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气中污染物主要为混合醇类、二硫化碳与恶臭物质,恶臭物质包括硫化氢、硫醇和硫醚类含硫有机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黄药生产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气中的硫化氢、硫醇、硫醚类恶臭物质部分被次氯酸钠氧化分解,部分被聚乙二醇溶解吸收,少量排入大气中;废气中的混合醇类部分被次氯酸钠水溶液吸收,部分被聚乙二醇溶解吸收,少量排入大气中;废气中二硫化碳部分在次氯酸钠水溶液中分解,部分被聚乙二醇溶解吸收,少量排入大气中;还有部分醇类和二硫化碳在次氯酸钠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黄药进而被氧化为双黄药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庆,未经徐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8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添加焙烧煤矸石的复合吸音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