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式汽车轮毂难脱模旋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3801.4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智;张国峰;张咸华;付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汽车 轮毂 脱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轮毂制造中的旋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刚度锥形滑块伸缩式汽车轮毂难脱模旋压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难脱模模具而言,无论是冲压模具还是锻造模具或旋压模具都是模具中最难设计的模具,通常,难脱模模具的主要缺陷是安装、调试困难,刚度较差,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并且随着工作力的增大而会加大模具的磨损,从而一般使用寿命较低,但不采用复杂的机构,又很难实现脱模,这也是难脱模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汽车工业发展较快,汽车轮毂需求量不断上升,对汽车轮毂模具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汽车轮毂质量,促进行业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典型系列的汽车轮毂产品为载体,提供一种刚度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调试方便的难脱模旋压模具,可生产系列的难脱模汽车轮毂,可进行汽车轮毂的热旋压和冷旋压。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基于花开和收缩的生物原理,以滑块机构为主要的机构组合形式,并结合锥形的增力机构,可顺利地实现脱模,并且运动形式为相对滑动,未采用弹簧和螺纹结构,因而,结构刚度大,可以实现热旋压和冷旋压。
本发明所述的伸缩式汽车轮毂难脱模旋压模具由内衬套、外支撑套、底板、滑块及推杆、锥形槽组成,内衬套、外支撑套分别固定于底板上,其特征在于,锥形槽位于模具中心,一端固定于底板上,锥形槽内连接拉杆,锥形槽槽体周边设有凹槽,凹槽连接可伸缩滑块;内收缩推杆位于锥形槽所连接拉杆外侧,内收缩推杆一端与锥形槽槽口下端平齐,内收缩推杆与内衬套和拉杆均为间隙配合,外支撑套和内衬套之间为过盈配合。
本发明所述的伸缩式汽车轮毂难脱模旋压模具可以根据汽车轮毂形状、轮辐数量确定滑块数量及形状。滑块数量优选5-7个,形状优选条形状。
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滑块机构、锥形的增力机构,脱模运动以相对滑动为主,因未采用常用的弹簧和螺纹结构,因而,该模具脱模可靠,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刚度高、使用寿命长,而且旋压产品无连接痕,该模具可进行汽车轮毂的热旋压和冷旋压,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 汽车轮毂A-A剖面图;图中, 10—难脱模区域;11—轮缘;12—轮辐;13—法兰盘;
图2为 本发明难脱模旋压模具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锥形槽;3—滑块;4—旋压前汽车轮毂;5—内收缩推杆;6—旋压后汽车轮毂;7—内衬套;8—拉杆;9—外支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进行更好的说明,结合附图举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如附图2,本发明所述的伸缩式汽车轮毂难脱模旋压模具由内衬套(7)、外支撑套(9)、底板、滑块(3)及推杆、锥形槽(2)组成,内衬套(7)、外支撑套(9)分别固定于底板上,其特征在于,锥形槽(2)位于模具中心,一端固定于底板上,锥形槽(2)内连接拉杆(8),锥形槽(2)槽体周边设有凹槽,凹槽连接若干个条形状可伸缩滑块(3);内收缩推杆(5)位于锥形槽(2)所连接拉杆(8)外侧,内收缩推杆(5)一端与锥形槽(3)槽口下端平齐,内收缩推杆(5)与内衬套(7)和拉杆(8)均为间隙配合。滑块(3)数量选5个,形状选条形状。
应用例1
所要旋压生产的汽车轮毂的产品简图如图1所示,在图1中的10区域为旋压后难脱模区域,正常情况下无法脱模,必须采用活动结构。采用本发明难脱模旋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如图2所示,首先是锥形拉杆(8)向上推进,使5个滑块(3)向外伸展,锥形拉杆(8)和5个滑块(3)通过锥形槽(2)配合滑动,到指定位置时,在两个轮辐之间的空余空间,由于5个滑块向外伸展后存在间隙,这个间隙靠上模(1)压下弥补,并通过上模(1)和外支撑套(9)压紧汽车轮毂,这时,旋轮就可按照一定的轨迹旋压出轮毂的轮缘形状,加工完成后,上模(1)向上退回,锥形拉杆(8)向下退回,其中,内收缩推杆(5)与内衬套(7)和锥形拉杆(8)均为间隙配合,内收缩推杆5向上推进,与锥形拉杆(8)相对滑动,滑块(3)通过内收缩推杆(5)的推进,使5个滑块(3)向内收缩,收缩到外支撑套(9)的上部外边缘处,此时,旋压后的轮毂就可从模具上取出了,整个旋压加工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学院,未经新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线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阻水阻燃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