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插耳式门铰链孔精加工装置及精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3523.2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宝;李毅;毕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5/00 | 分类号: | B23D75/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乃力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插耳式门 铰链 精加工 装置 方法 | ||
1.飞机插耳式门铰链孔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工装,铰链接头定位工装,刀具;
所述铰链接头定位工装具有支架,上部铰链接头定位机构和下部铰链接头定位机构,上部铰链接头定位机构包括固接在支架上的钻模板Ⅰ、钻模板Ⅱ、位于钻模板Ⅰ和钻模板Ⅱ之间并与支架活动连接的控制块Ⅰ、定位销Ⅰ,钻模板Ⅰ与钻模板Ⅱ上分别具有通孔Ⅰ和通孔Ⅱ,定位销Ⅰ与通孔Ⅰ、通孔Ⅱ相配合;下部铰链定位机构包括固结在支架上的钻模板Ⅲ、钻模板Ⅳ、位于钻模板Ⅲ和钻模板Ⅳ之间并与支架活动连接的控制块Ⅱ、定位销Ⅱ,钻模板Ⅲ与钻模板Ⅳ上分别具有通孔Ⅲ和通孔Ⅳ,定位销Ⅱ与通孔Ⅲ、通孔Ⅳ相配合;通孔Ⅱ与通孔Ⅳ的孔径相同,通孔Ⅰ与通孔Ⅲ的孔径相同;
所述刀具为一体结构,从上到下一次设有与通孔Ⅱ和Ⅳ配合的前导向杆,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与通孔Ⅰ和Ⅲ配合的后导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插耳式门铰链孔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还包括延长杆,延长杆与后导向杆拆卸式紧固连接,延长杆的直径与前导向杆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插耳式门铰链孔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削刃的直径小于第二切削刃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插耳式门铰链孔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销Ⅰ和定位销Ⅱ为阶梯式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插耳式门铰链孔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刀具为阶梯式刀具。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飞机插耳式门铰链孔精加工装置进行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a.先将门口框与飞机下半壳固定,然后采用支撑工装支撑门口框,再将飞机的上半壳与飞机的下半壳连接;
b.将铰链接头定位工装移至门口框并固定,使上部铰接接头定位机构与门口框上的上部铰链接头配合,上部铰链接头的插耳上臂Ⅰ与插耳下臂Ⅰ置于钻模板Ⅰ与钻模板Ⅱ之间,控制块Ⅰ位于插耳上臂Ⅰ与插耳下臂Ⅰ之间,插耳上臂Ⅰ上具有铰链接头孔Ⅰ,插耳下臂Ⅰ上具有铰链接头孔Ⅱ,定位销Ⅰ依次穿过通孔Ⅰ、铰链接头孔Ⅰ、铰链接头孔Ⅱ和通孔Ⅱ;下部铰接接头定位机构与门口框上的下部铰链接头配合,下部铰链接头的插耳上臂Ⅱ与插耳下臂Ⅱ置于钻模板Ⅲ与钻模板Ⅳ之间,控制块Ⅱ位于插耳上臂Ⅱ与插耳下臂Ⅱ之间,插耳上臂Ⅱ上具有铰链接头孔Ⅲ,插耳下臂Ⅱ上具有铰链接头孔Ⅳ,定位销Ⅱ依次穿过通孔Ⅲ、铰链接头孔Ⅲ、铰链接头孔Ⅳ和通孔Ⅳ;控制块Ⅰ与插耳上臂Ⅰ的下表面配合,控制块Ⅱ与插耳上臂Ⅱ的下表面配合,确定插耳臂上铰链接头孔的准确位置;
c.铰孔,拆掉定位销Ⅰ和定位销Ⅱ,将刀具的前导向杆穿入通孔Ⅰ、铰链接头孔Ⅰ、铰链接头孔Ⅱ和通孔Ⅱ,开始同时铰铰链接头孔Ⅰ和铰链接头孔Ⅱ,铰完上部铰链接头的铰链接头孔Ⅰ和铰链接头孔Ⅱ后,将刀具拆下,将延长杆,依次穿入通孔Ⅰ、铰链接头孔Ⅰ、铰链接头孔Ⅱ和通孔Ⅱ后,在延长杆上安装刀具,再将刀具的前导向杆穿入通孔Ⅲ和铰链接头孔Ⅲ、铰链接头孔Ⅳ和通孔Ⅳ,开始同时铰铰链接头孔Ⅲ和铰链接头孔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在铰孔过程中,用毛刷在刀具上涂润滑油,并将铰孔导出的废削排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采用自动进给钻或大马力手动风钻与刀具连接进行铰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5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倒式畚斗
- 下一篇:一种永磁体易燃粉末防燃防爆水过滤工业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