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3271.3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5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海;付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地址: | 436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缠绕 塑料 复合管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材所用钢丝为:黄铜丝,直径标准为0.5~1.0MM;网孔尺寸大于3×3MM;网孔尺寸依靠转盘装置缠绕于管体。大多数有如下缺点:
1、管材内黄铜丝之网孔尺寸于生产中很难确保一致,容易发生堆丝和断丝及乱丝现象,因管速与缠绕速度不能同步;
2、内外钢丝之间重接是以点的形式接触,其剥离强度较低;
3、生产中之不良品不易回收,回收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
4、管材抗液压性能于0.6~3.5Mpa;
5. 内外钢丝缠绕时,其乱丝现象很难控制,影响管材抗液压性能.
6、管材抗高低温与防穿透性能及液压性能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及其生产方法,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包括塑料内层实壁管、钢制增强层和塑料外层实壁管,所述钢制增强层为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的网状钢带,所述塑料内层实壁管与钢制增强层之间设有高分子粘接树脂层一,所述塑料外层实壁管与钢制增强层之间设有高分子粘接树脂层二;所述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还包括设置在管体两端的塑料实壁封口环。
优选的,所述塑料内层实壁管和塑料外层实壁管均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
优选的,所述通孔之间的孔距为2~3毫米。
优选的,所述网状钢带为冷轧钢带或镀锌钢带。
所述的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所需钢带的宽厚度和钢带上通孔的孔径与孔距;
2)按所设计的确定孔径与孔距的钢板,设计出相应的五金冲压模具,利用设计好的五金冲压模具通过除油设备与高速冲床对钢带进行冲孔加工到所需的网状钢带;
3)用相应挤出机和口模生产设备挤出塑料内层实壁管;
4)用加热装置给内层实壁管表面加热,并用挤出机和口模生产设备挤出高分子粘接树脂包覆于内层实壁管外表面;
5)用旋转固定碰焊装置和高频感应加热设备把已冲孔的网状钢带平整紧密相连并在相连处碰焊螺旋缠绕在塑料内层实壁管体上;
6)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给网状钢带表面加热并用相应挤出机与口模挤出特殊高分子粘接树脂包覆于管体表面;
7)用相应挤出机与口模生产设备挤出塑料外层实壁管;以及
8)用两个具有相同规格相同材质的塑料实壁封口环热熔于复合管的两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固定碰焊装置为钢带碰焊缠绕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特殊高分子粘接树脂与HDPE树脂相容性好;用网状钢带生产的缠绕塑料复合管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远优于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用网状钢带生产的缠绕塑料复合管抗液压性能于2.0---8.0Mpa,不良品易于回收,生产效率高,封口环的设计防止管材在室内外存放时端口网状钢带截面遇水侵蚀生锈。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的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网状钢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的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塑料内层实壁管;2、钢制增强层;3、塑料外层实壁管;4、通孔;5、网状钢带;6、高分子粘接树脂层一;7、高分子粘接树脂层二;8、塑料实壁封口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包括塑料内层实壁管1、钢制增强层2、塑料外层实壁管3,所述钢制增强层2为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4的网状钢带5,所述塑料内层实壁管1与钢制增强层2之间设有高分子粘接树脂层一6,所述塑料外层实壁管3与钢制增强层2之间设有高分子粘接树脂层二7,所述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还包括设置在管体两端的塑料实壁封口环8。
所述塑料内层实壁管1和塑料外层实壁管3均为HDPE材料;所述通孔4之间的孔距为2~3MM;所述网状钢带5为冷轧钢带或镀锌钢带。
所述的网状钢带缠绕塑料复合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含尼龙面料的喷墨转移印染纸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辊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