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件打孔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92923.1 | 申请日: | 2014-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2;B26D5/08;B26D7/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 地址: | 31403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打孔机,特别是一种管件打孔机。
背景技术
管件的打孔加工过程中,一般是将管件套在一根一端悬空的芯棒上,然后在进行打孔加工;由于固定管件的芯棒的一端悬空,其承载能力较差,在冲孔加工过程中冲孔精度难以保证。
经检索,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材冲孔装置【专利号:ZL200910208278.7;授权公告号:CN101708520B】。这种管材冲孔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在工作台上安装有冲孔装置,工作台上安装有与冲孔装置相互配合动作的管材夹紧装置和卸料装置。
该专利中公开的管材冲孔装置尽管能够在较长管材的管壁上加工各种形状的孔,但是该管材冲孔装置仅用芯棒对管材定位,芯棒极易变形,导致冲孔精度难以保证,且管材冲孔装置使用寿命短,因此,设计出一种管件打孔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管件打孔机,该打孔机具有打孔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件打孔机,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主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下轴承座,所述的下轴承座内设置有下轴承,所述的主动轴的下端穿设并固定在下轴承的内圈处,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定位板下部固定有上轴承座,所述的上轴承座内设置有上轴承,所述的主动轴的上端穿设并固定在上轴承的内圈处,所述的主动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的主动轴中部固定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上固定有用于供管件套设的芯棒,芯棒另一端下部设有托住装置,所述的芯棒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芯棒上还套设有能将管件定位在芯棒上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板下部还设有打孔装置,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钻头,所述的钻头能处于芯棒的通孔正上方。
本管件打孔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将需要打孔的管件套在芯棒上,通过定位装置将管件定位住,通过动力机构带动主动轴一起正动,主动轴带动转动盘一起正动,随着转动盘的正动,使管件处于钻头的正下方,通过托住装置将芯棒的悬空端定位住,通过打孔装置带动钻头向下移动,钻头向下对管件打孔。
所述的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导轨固定在定位板下部处,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定位板下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块相固连,所述的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滑块下部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上述的钻头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当需要打孔时,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靠近主动轴的方向移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滑块向靠近主动轴的方向移动,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气缸向靠近主动轴的方向移动,第二气缸带动第一电机向靠近主动轴的方向移动,第一电机带动钻头向靠近主动轴的方向移动,使钻头处于管件的正上方,控制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正转,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钻头正转,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电机向下移动,第一电机带动钻头一起向下移动,随着钻头的向下移动,钻头可对管件进行打孔。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导向套、定位套、定位座、移动座和第三气缸,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在转动盘上,定位座和移动座均套设在芯棒外,定位座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三气缸固定在定位座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移动座相固定,所述芯棒外套设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处于移动座和定位套之间,连接板二能与定位套相接触,连接板一固定在移动座上,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之间固定有第一轴承;导向套套设在芯棒外,处于定位座和移动座之间,导向套两对应的内壁处开设有倾斜的导向槽一和导向槽二,导向槽一和导向槽二均由移动座到定位座方向逐渐延伸,所述的定位套由定位半套一和定位半套二所构成,定位半套一和定位半套二均设置在导向套内,所述定位半套一外侧壁上固定有导向槽一相匹配的导向块一,所述的导向块一处于导向槽一中,所述定位半套二外侧壁上固定有导向槽二相匹配的导向块二,所述的导向块二处于导向槽二中;所述导向套外还套设并固定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外圈固定在定位座上,第二轴承内圈外端面上固定有从动轮,从动轮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转动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转动电机、皮带和主动轮,所述的转动电机固定在定位座上,主动轮固定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皮带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