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扁平式金属管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2655.3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16L9/02;B65B5/04;B65B6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韩国胜,张海英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平 金属管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热管的扁平式金属管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趋向于高效、轻薄、体积小的方向发展,然而,在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其发热量所造成的问题日益严重,这就需要有较高的传热、散热性能。
热管因其具有较高传热量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具有较大发热量的电子组件中。目前,市场上的热管在生产过程中,均是采用圆形结构的金属管,在金属管中填充毛细结构及工作介质后,将圆管两端封闭,并将其打扁,然而,在圆形结构金属管的打扁过程中,毛细结构容易出现变形、崩解等状况,从而影响其输送工作介质的能力,且现有圆形结构的金属管为了达到打扁所需的强度,其管体、管壁较厚,从而增大了热阻率,传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扁平式金属管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金属管的管体、管壁较厚,热阻率大,传热效果差的问题以及现有金属管采用圆形结构,在打扁过程中易使毛细结构变形、崩解,影响毛细结构输送工作介质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扁平式金属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整体为扁平状结构,其包括管腔及沿轴向包围所述管腔的管壁构成,所述管壁包括位于管腔上下两端的平壁及连接所述平壁的弧形壁,管体的厚度为1.5~3.0mm,管体的宽度为2.0~4.0mm,管壁的厚度为0.1~0.3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厚度为2.0mm,从而在保证管体强度的前提下,使管体的热阻率达到最低,提高其传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宽度为3.0mm,既保证了管体的散热面积,且便于管体使用时的焊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管壁的厚度为0.2mm,既保证了管壁的强度,且管壁不是太厚,热阻率低,传热效果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管壁由铜、铝、镁、钛四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制成有利于传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壁为外凸结构。
一种扁平式金属管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成型:选取软态金属盘管为原料,将其旋压成金属管,并将旋压成型的金属管压入模具中形成扁平式结构的金属管;
b、复绕:将成型后扁平式结构的金属管绕成规则的盘卷状;
c、退火:对复绕后的金属管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400℃,退火时间为1h,退火完成后进行冷却;
d、空拉:对退火后的金属管进行拉拔;
e、矫直切割:将拉拔后的金属管由弯曲状态矫直成直管,并根据所需长度进行切割;
f、清洗:对矫直切割后的金属管进行清洗,清洗后晾干;
g、包装:将清洗后的金属管进行密封包装,以避免金属管氧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中采用金属管成型机进行旋压成型,所述步骤b中采用复绕机进行复绕,所述步骤c中采用钟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所述步骤d中采用圆盘拉伸机进行拉拔,所述步骤e中采用矫直切割一体机进行矫直切割,所述步骤f中采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g中将金属管置入密封的PE袋,加入干燥剂,并采用热口封口机进行封口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扁平式金属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采用本发明扁平式金属管制造热管,可省去打扁的步骤,从而解决了毛细结构在打扁过程中易变形、崩解的问题,且本发明扁平式金属管的管体厚度控制在1.5~3.0mm,管壁厚度控制在0.1~0.3mm,使得热阻率达到最低,从而保证了其传热效果,所述扁平式金属管的生产工艺具有方便、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扁平式金属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体;11、管腔;12、管壁;121、平壁;122、弧形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种扁平式金属管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10kV油变高压引线与开关冷压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