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92634.1 | 申请日: | 2014-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阳一;丹内克则;森田贵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方志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构件和前端接合至纵构件的背面的向车辆后方延伸的结构构件。
背景技术
如果在与车体碰撞时的碰撞体是行人,则行人的腿部将承受来自车体的载荷。特别地,如果车辆前部的内部设置有硬构件,则行人将承受来自这些构件的载荷。如果行人的腿部(特别是膝以下的小腿部)由于该载荷而在前后方向上摆动,则膝的角度发生大的变化,从而产生作用于膝上的载荷増大的问题。
鉴于此,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具有能够移动至收纳位置和操作位置的保险杠,其中,保险杠在收纳位置时覆盖保险杠加强件的前方,保险杠在操作位置时配置在收纳位置的下方并且突出至保险杠加强件的车体前方。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体前部结构,当可动保险杠移动至操作位置时,一旦接触碰撞体的下方区域即能够吸收载荷,因此使得能够抑制碰撞体的上方区域与下方区域之间发生的折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22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体前部结构中,可动保险杠的位置基于车速数据来确定,使得可动保险杠在车速低或高时位于收纳位置,在车速中等时位于操作位置。因此,当车速低或高时,将同传统的碰撞一样发生车体与作为碰撞体的行人之间的碰撞,将不能够抑制在上方区域与下方区域之间发生的折曲。
鉴于这些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碰撞时抑制行人、特别是行人腿部的折曲并且能够减轻施加于行人的载荷的车辆前部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代表性构造中,车辆前部结构包括:纵构件,其沿上下方向延伸;结构构件,其前端接合至所述纵构件的背面,所述结构构件向车辆后方延伸;配置在所述纵构件的上端部的前方的上减振器和配置在所述纵构件的下端部的前方的下减振器;横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纵构件的后方,其中,当由于承受来自前方的载荷使所述上减振器和所述下减振器发生变形、并且所述纵构件的位于与所述结构构件的接合部上方的上方区域和位于与所述结构构件的接合部下方的下方区域还发生向后方的挠曲时,所述横构件支撑发生挠曲后的所述纵构件的上方区域,使得所述纵构件的位于所述接合部处的前端、变形后的所述上减振器的前端和变形后的所述下减振器的前端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同位置。
根据以上构造,纵构件的分别位于与结构构件的接合部的上方和下方的区域在承受载荷时能够向后方挠曲。这使得通过发生变形来吸收载荷的上减振器和下减振器(以下、用术语“减振器”指代上减振器和下减振器二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变形、即最大限度地溃退。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减振器的载荷吸收性能。此外,当减振器完全变形时,能够通过纵构件的挠曲进一步获得载荷吸收效果。
此外,由于变形后的减振器的前端和纵构件与结构构件的接合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同位置,所以行人的腿部能够与车辆前部直线接触。这使得能够抑制行人腿部的折曲,特别是能够减轻施加于行人的膝的载荷。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横构件可以联接至前立柱,该前立柱构成车辆的前门开口的前侧。这使得能够通过前立柱由车辆整体接收碰撞时的载荷。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下减振器可以是配置在所述结构构件的下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支撑散热器的散热器支撑构件,所述横构件可以是接合至所述结构构件并且构成发动机室的侧面的前围侧构件。如该构造中那样利用散热器支撑构件作为下减振器,能够在抑制部件数量増加的同时获得上述效果。此外,可以有如下构造:散热器支撑构件和前围侧构件中的任一方从外侧接合至纵构件,另一方从内侧接合至纵构件。这防止了纵构件在承受载荷时扭曲,使得能够改善载荷吸收性能。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车辆前部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结构构件与所述纵构件之间的接合部处并且跨接所述结构构件与所述纵构件的、折曲成L字状的加强件。根据该构造,能够通过调节加强件的厚度和折曲角度来调节纵构件的位于与结构构件的接合部上方的上方区域和位于与结构构件的接合部下方的下方区域的挠曲度。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结构构件的前端可以位于直立的平均成年男性的膝下方。根据该构造,行人腿部的膝下方的区域和纵构件与结构构件的接合部以及下减振器接触,膝区域和上减振器接触。这使得能够有利地获得上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的手刹拉杆总成
- 下一篇:一种车载太阳能供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