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2255.2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懋;辛肇军;孙晓玲;罗宗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25/02;A01P7/04;A01N43/40;A01N37/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茶树 茶叶 假眼小 绿叶 茶棍蓟马 行为 调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源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
背景技术
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是茶树的重要害虫,常年严重危害茶树,假眼小绿叶蝉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茎、嫩叶的汁液危害,受害轻则芽叶失绿、老化,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受害重则顶部芽叶枯焦,茶芽不发,无茶可采。棍蓟马则以成虫或若虫锉吸茶树嫩叶汁液危害,受害叶片背部失去光泽,出现红褐色条纹,叶质僵硬变脆,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造成极大的损失。两种害虫由于年发生数代,世代重叠严重,造成难以防治。化学农药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茶叶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长期大量滥用化学农药导致茶园环境污染、茶叶品质下降、农残超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严重影响茶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日益强调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利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环境和谐农药已成为当今杀虫剂研究的热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长期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抵御昆虫植食行为而产生的化学物质, 这些代谢物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源害虫行为调控物质,可以经过加工成为植物性杀虫剂, 通过调控取食、产卵等行为防治害虫,对害虫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天敌影响小、在环境中容易降解、昆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符合新世纪对农药的要求。
当前茶园中所使用的植物源农药对小绿叶蝉和棍蓟马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种类少、防效低、见效慢、防治时间短等问题。茶园尤其有机茶园茶业生产迫切需求高效植物源农药来替代现有农药,特别是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和棍蓟马方面,更需要高效环保、简单易行的药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的技术方案。该调控剂具有高效性、对环境友好、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烟碱10~20%、鱼藤酮2~10%、冬青油20~35%、溶剂35~60%、表面活性剂1~5%。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烟碱12~18%、鱼藤酮3~8%、冬青油25~30%、溶剂40~55%、表面活性剂2~4%。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烟碱14~16%、鱼藤酮4~6%、冬青油26~28%、溶剂46~50%、表面活性剂3~4%。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无水乙醇。
所述的一种防治茶树茶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行为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本发明中烟碱是烟草植物叶片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非选择性的拒食活性,可以起到口针穿刺阻塞的效果,抑制假眼小绿叶蝉和棍蓟马的取食,从而导致饥饿而死;烟碱也可以刺激乙酰胆碱受体,使神经突触传递受阻,使昆虫持续兴奋、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本发明中鱼藤酮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两种作用。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害虫的呼吸作用,使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受到抑制,从而降低叶蝉体内的ATP水平最终使害虫得不到能量供应,然后行动迟滞、麻痹而缓慢死亡。
本发明中冬青油即水杨酸甲酯,利用冬青树叶经水蒸气蒸镏而得,可调控害虫取食选择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害虫驱避剂。
本发明中吐温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使各种成分均匀混合,增强在茶树上的粘附力,并促进植物吸收在水中不能溶解的大分子,是一种廉价、优良的增效剂。
本发明中无水乙醇是烟碱、鱼藤酮和冬青油的有效溶剂,安全无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烟碱、鱼藤酮、冬青油等具有害虫行为调控作用的植物源材料作为有效作用成分,无水乙醇和吐温作为增效溶剂互相配合,不使用化学农药,为茶园尤其是有机茶园提供了一种新型植物源药剂,可弥补当前茶园植物源农药数量少、防效低、见效慢等问题,解决因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茶叶品质下降等问题,且性能稳定、简单易行,所采用的成分均可简单得到,且生产成本低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可有效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风量恒定的节能便捷移动式回风灶
- 下一篇:一种自动摘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