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油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2124.4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兆强;叶锦安;陈启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豹王滤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C08L7/00;C08L23/28;C08K3/04;C08K3/22;C08K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清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机油滤清器的结构一般包括壳体、底盖、密封圈,壳体开口向下,底盖封住壳体的开口,密封圈套设于底盖上并用于密封底盖,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簧、上压盖、滤纸、下压盖、止回阀、螺纹盖板,弹簧位于壳体的内顶壁与上压盖之间,滤纸位于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滤纸呈筒状,滤纸内设有安全阀、内网,止回阀固定于下压盖与螺纹盖板之间,螺纹盖板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螺纹盖板设置于底盖的上表面。例如公开号为CN202745961U的“一种滤清器”以及公开号为CN203347882U的“机油滤清器”均为前述的类似结构。
现有的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内网的过滤孔数量较多,但设计滤孔形状不合理时就会导致内网的抗压能力差,容易变形,而相反过滤孔数量如果设计较少的话,又会造成过滤排放油液时排放量不足,造成拥堵现象;止回阀的作用是防止机油回流及油液从进油孔流出,现有的止回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不了压力的影响而出现油液的大量泄漏;密封圈采用普通的密封圈,耐热性能、抗机油燃油腐蚀能力较差,因此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的整体耐用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耐用性较好,其内网的抗压能力较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底盖、密封圈,壳体开口向下,底盖封住壳体的开口,密封圈套设于底盖上并用于密封底盖,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簧、上压盖、滤纸、下压盖、止回阀、螺纹盖板,弹簧位于壳体的内顶壁与上压盖之间,滤纸位于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滤纸呈筒状,滤纸内设有安全阀、内网,止回阀固定于下压盖与螺纹盖板之间,螺纹盖板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螺纹盖板设置于底盖的上表面,
所述滤纸由波纹纸卷绕一周并首尾连接而成,所述波纹纸的每个波纹朝外设置且每个波纹的直径相同;所述内网呈筒状,所述内网由金属条螺旋卷制而成,所述螺旋的金属条形成若干层骨位,所述每相邻两层骨位之间设有一层弧形凹凸位,所述每层弧形凹凸位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过滤孔A和过滤孔B,所述过滤孔A呈倒梯形,所述过滤孔B呈正梯形,或者所述过滤孔A呈正梯形,所述过滤孔B呈倒梯形。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止回阀包括环形胶套、弧形胶边,所述环形胶套开设有胶套孔,所述胶套孔与出油孔相对应,所述弧形胶边固定于环形胶套的外缘,所述弧形胶边能完全覆盖进油孔。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波纹纸的连接边通过马口铁夹边,所述金属条、马口铁均由低碳钢制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密封圈的材料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份组成:生胶15-25%、天然橡胶5-15%、炭黑27-32%、氯化聚乙烯5-10%、软化剂二辛脂1-3%、活性剂氧化锌0.5-3%、防老剂1-3%、硫化促进剂过氧化二异丙苯1-3%、氧化镁1-4%、自润滑剂不饱和脂肪酸0.5-2%,其余为机油。该材料制成的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较好,不容易变形,而且经久耐用。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密封圈的材料配方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份组成:生胶20%、天然橡胶10%、炭黑30.5%、氯化聚乙烯8%、软化剂二辛脂2.8%、活性剂氧化锌1%、防老剂2.6%、硫化促进剂过氧化二异丙苯2.3%、氧化镁2%、自润滑剂不饱和脂肪酸1.5%,其余为机油。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密封圈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段:在转速为24.8~30r/min的密炼机中按配方投料混炼 ,投料顺序为:生胶、小料、填充剂、软化剂二辛脂,其中,小料包括天然橡胶、氯化聚乙烯、防老剂、机油,填充剂包括炭黑、活性剂氧化锌、氧化镁、自润滑剂不饱和脂肪酸,制得一段混炼胶,下片冷却停放;
(2)二段:在转速为28.6~31.2r/min的开炼机中投入一段混炼胶,混炼均匀后排料至橡胶压片机翻炼,同时按配方投入硫化促进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制得成品。
该制备方法采用两段混炼法,第一段在快速密炼机中进行,可以使炭黑更好地在橡胶中分数,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段采用慢速密炼机,以便在较低的温度下加入硫化促进剂,两段混炼法可提高成品的质量以及物理机械性能,比较适合用作密封圈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混炼温度为75~95℃,混炼时间为5~6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一段混炼胶的停放时间为8~120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混炼温度为75~95℃,混炼时间为5~6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豹王滤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豹王滤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