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1863.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光珍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质 圣女 种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质圣女果的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圣女果,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圣女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瓠果,为葫芦科瓜类所特有的一种肉质果,是由3个心皮具有侧膜胎座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假果。圣女果主要的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色)。
《延寿书》载:有一防州太守陈逢原,为避暑食瓜过多,至秋后忽觉腰腿痛,活动受限,这就是食用圣女果过多之害处。另外洪忠宣《松漠纪闻》载:有人患眼疾,以圣女果切片晒干,日日服食,即愈。这是因为圣女果性冷降火的缘故。
正是因为圣女果有着清热降火之功效,在炎炎的夏日深受着大众的喜爱,从而推动着水果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台风季节,正在生长的圣女果往往会受到台风的侵害,收成底,质量不高。本发明提供的防台风圣女果的种植方法中,利用一些简单的素材,通过遮阳网覆盖技术防治台风刮坏圣女果苗,然后通过打下木桩顶住遮阳网,防止遮阳网因积水下垂或狂风吹刮上下摆动而损伤瓜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单,投入少,能够很好地防治生长期间的圣女果遭受台风的危害,保证农产品的高产与收成。
发明内容
一种优质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1)打桩:按圣女果种植行距打一排木桩,木桩离畦面的高度为10~20cm,最佳的木桩离畦面的范围之内可以使遮阳网更加坚固,从而起到更好地防治台风的功效;
2)拉遮阳网:在圣女果种植的每个行距中线每隔3.0~4.0m打一排距畦面高30~40cm的木桩,然后用2.0m宽、遮光率50~70%的遮阳网覆盖,使用遮阳率在50~70%之间的遮阳网可以控制圣女果苗的日照程度,让圣女果在健康生长的同时质量更高,水分更加充足,更加新鲜清甜;
3)绑绳:覆盖的遮阳网用绳子拉直、拉紧绑牢固定在行距的矮木桩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优质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桩当中,每根木桩应该在圣女果种植行距的2.3~2.5m,间距2.0m左右。
优选的是,所述的优质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网的质地可以是尼龙,可以是聚粘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优质圣女果的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阳网的遮阳率应当在50~70%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投入少,操作简单易行,能有效防止80%以上的圣女果苗免遭台风和狂风暴雨所损伤,达到保护瓜苗之目的,并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对秋圣女果生产的危害,减少生产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在9~10月秋圣女果进入生长旺期,瓜蔓长度超过1.0m时,如遇台风(热带风暴),可采用遮阳网浮面覆盖技术措施防避,方法如下:按圣女果种植行距2.5m打一排木桩,木桩的间距2.0m左右,木桩离畦面的高度为20cm;同时再于每个行距的中线每隔4.0m打一排距畦面高40cm的木桩,然后用2.0m宽、遮光率70%的遮阳网覆盖。覆盖的遮阳网用绳子拉直、拉紧绑牢固定在行距的矮木桩上,这样中间的高木桩能顶住遮阳网,防止遮阳网因积水下垂或狂风吹刮上下摆动而损伤瓜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光珍,未经罗光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