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扳手切边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91795.9 | 申请日: | 2014-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扳手 切边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去除弯曲扳手零件成形后工艺余料的切边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中的弯曲扳手是某产品上的零件,材料为H62Y,料厚为0.4mm,产品批量较大。该零件成形属于弯曲为主、兼带拉深的复合成形,直边部分为弯曲成形,圆角部分属于拉深成形。根据该零件结构特点尺寸精度及设备情况最初制定的工艺方案如下:冲底孔落料—弯曲—钳工修边—整形—冲侧孔。在最初制定的工艺方案中,由于对零件弯曲成形后的工艺余料如何去除未引起足够重视,仅在弯曲工序后安排钳工利用胎块手工锉修去除,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首先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操作不便,锉刀容易划伤工人手指,存在不安全因素;其次是修边尺寸的精度不易保证,尺寸一致性差锉修面表面粗糙度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了以上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切边尺寸精度高,可代替手工去除零件弯曲后的角部余料的切边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弯曲扳手切边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柄、导柱和导套,所述上模板上固定安装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上设置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内设置有上凸模和压料板,所述压料板和上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顶在上固定板上,另一端顶在压料板上;所述下模板上固定安装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设置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内设置有下凸模。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生产效率高,模具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而且切边尺寸精度高、一致性好,有效解决了以往手工修边的各种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板,2、导柱,3、导套,4、上模板,5、上凸模,6、模柄,7、弹簧,8、上垫板,9、上固定板,10、压料板,11、下凸模,12、下固定板,13、下垫板,14、弯曲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为一种弯曲扳手切边模具,包括上模板4、下模板1、模柄6、导柱2和导套3,所述上模板4上固定安装有上垫板8,所述上垫板8上设置有上固定板9,所述上固定板9内设置有上凸模5和压料板10,所述压料板10和上固定板9之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一端顶在上固定板9上,另一端顶在压料板10上;所述下模板1上固定安装有下垫板13,所述下垫板13上设置有下固定座12,所述下固定座12内设置有下凸模11。
本发明中,所述上、下凸模、压料板10和上固定板9均需要有较高耐磨性,可选用Cr12MoV,上、下凸模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压料块10和上固定板9热处理硬度为55~60HRC。
所述弹簧7应保证弹簧7预压力大于所需提供的卸料力,弹簧7最大许可压缩量大于弹簧预压量、工作行程、凸模刃磨量之和。
工作时,将弯曲扳手14工序件套在下凸模11上进行粗定位,上模随冲床滑块下行,压料块10下端面先后与弯曲扳手14接触,完成弯曲扳手14的精确定位及端面压紧,随后,弹簧7继续压缩,同时上凸模5随上模下行并对弯曲扳手14进行切边;切边完成后,上模随冲床滑块上行,上凸模5与弯曲扳手14逐渐分离,压料块10在弹簧7弹力作用下进行卸料,保证弯曲扳手14留在下凸模11上,上模随冲床滑块继续上行,压料块10与弯曲扳手14分离,取下弯曲扳手14,完成一个冲压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7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系玻璃透镜的高精度加工方法
- 下一篇:喷涂与铺粘同步的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