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气改性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91180.6 申请日: 2014-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4001476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7
发明(设计)人: 夏启斌;杨琰;肖静;岳盈溢;段钰;黄奕瑕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0/22 分类号: B01J20/22;B01J20/30;B01D53/02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蔡茂略
地址: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氨气 改性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CO2具有高吸附容量的新型吸附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氨气改性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正在迅猛发展。MOFs材料是由金属离子或含有金属离子的簇(也称为二级构筑单元(SBUs))与多齿有机配体(比如羧酸、四唑和硫酸盐)通过配位键形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的无限网络结构。由于MOFs材料的孔洞可以容纳客体分子,并且还可通过对金属离子或SBU与有机配体的选择,调整孔径尺寸和功能化孔道表面,生成具有各种拓扑结构的新材料,使其在气体储存和分离等方面潜在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Ferey课题组最早开展制备MIL-n(Material of Institute Lavoisier)系列材料的研究,他们突破二价金属的限制,应用大量三价金属(如铬Ⅲ、铝Ⅲ、铁Ⅲ、钒Ⅲ等)与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等合成MIL-n系列材料,使获得的材料结构更为稳定。MIL-53是此系列材料是典型代表之一,由于其合成过程在水热条件下完成,因此材料又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MIL-53是由MO4(OH)2八面体(M=Cr3+,Al3+,Fe3+)与苯二羧酸在空间相互桥联,形成的具有一维孔道结构的材料。MIL-53是一种具有柔性结构的多孔材料,此材料的晶体骨架具有柔韧性,在客体水分子的作用下会出现“呼吸”现象。所以材料不仅能对CO2等纯组分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并且还会极大地增强材料对CO2/CH4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性,它的呼吸特性结构,引起人们对其关注。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越来越多的CO2被排放到环境中,导致人类社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近期的实验研究表明,一些MOFs材料显示出较高的CO2存储能力。Bourrelly等人发现CO2分子最初吸附在MIL-53的羟基上,并引起结构的收缩,随着CO2压力进一步增加又会导致其孔隙结构重新开放,它对CO2的吸附容量可高达10.4mmol/g(在30bar和274K条件下),远高于其它传统的分子筛和活性炭材料(Alessandro D M,Smit B,Long J R.Carbon dioxide capture:prospects for new materials[J].Angew.Chem.Int.Ed.2010,49(35):6058-6082)。由于CO2是一种酸性分子,为进一步提高MIL-53对CO2的吸附容量,Bauer和Ferey等人尝试把乙二胺嫁接到MIL-53上,合成出一种改性的MIL-53-NH2(Bauer C,Serre T,Devic P,Horcajada J,Marrot G,Ferey N.High-Throughput Assisted Rational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in the Iron(III)Amino terephthalate Solved thermal System[J].Inorg.Chem.,2008,4(7):7568–7576)。Zhang等人也尝试分别应用乙二胺和氨水改性ZIF-8材料,发现改性后的ZIF-8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Zhang Z J,Xian S K,Xia Q B,Wang H H,Li Z,Li J.Enhancement of CO2Adsorption and CO2/N2Selectivity on ZIF-8via Polysynthetical Modification[J].AIChE J.,2013,5(9):2195-2206及Zhang Z J,Li Z.Improvement of CO2adsorption on ZIF-8crystals modified by enhancing basicity of surface[J].Chem.Eng.Sci.,2011,6(6):487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