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90634.8 | 申请日: | 2014-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谢建明;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0 | 分类号: | E04G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之间 连接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包括相邻的已有建筑甲(1)和已有建筑乙(2),所述已有建筑甲(1)和已有建筑乙(2)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排框架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3)上设置有外包钢板(4),框架柱(3)与外包钢板(4)之间采用化学锚栓(5)进行连接,外包钢板(4)一侧焊接有牛腿(6),主钢梁(7)设置在牛腿(6)上,主钢梁(7)与牛腿(6)之间采用滑动橡胶支座(8)作为连接节点,各个主钢梁(7)之间采用井字形相互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一新增连接部分(9),从而将相邻的已有建筑甲(1)和已有建筑乙(2)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板(4)厚度为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梁(7)为工字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3)上的牛腿(6)为一层或多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牛腿(6)上表面标高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板(4)四个面上均交叉设置有多根化学锚栓(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钢梁(7)底面与滑动橡胶支座(8)顶面之间采用螺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锚栓(5)直径为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连接部分(9)上铺设有钢板或混凝土预制板。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首先加固框架柱(3)的基础,以满足承担上部新增连接部分(9)的荷载;
步骤二:在已有建筑甲(1)和已有建筑乙(2)相对侧的框架柱(3)上相应设计位置设置外包钢板(4),并用化学锚栓(5)将其与框架柱(3)连接;
步骤三:在外包钢板(4)一侧焊接牛腿(6),牛腿(6)标高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步骤四:在牛腿(6)上安装滑动橡胶支座(8),各滑动橡胶支座(8)应准确就位,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避免滑动橡胶支座(8)出现偏心受压现象;
步骤五:在各滑动橡胶支座(8)上安装主钢梁(7);主钢梁(7)安装时,为防止主钢梁(7)与滑动橡胶支座(8)发生横向滑移,需先用木质三角垫块在主钢梁(7)两侧临时定位支撑,待主钢梁(7)安装工作全部完毕后拆除;
步骤六:将各个牛腿(6)上的主钢梁(7)之间采用井字形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新增连接部分(9),将相邻的已有建筑甲(1)和已有建筑乙(2)连接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6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