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容N‑3存储媒介失效的电力大数据云储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0619.3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7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存储 媒介 失效 电力 数据 储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电力行业中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容N-3存储媒介失效的电力大数据云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已经取代计算成为了信息计算的中心,云计算、大数据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进而促使对存储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包括存储容量、可用性、I/O性能、数据安全性、可扩展性等诸多方面。
电力系统数据储存系统相当于电力系统的神经中枢大脑。其存储媒介单元失效,造成数据丢失,将直接影响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系统的安全、平稳、可靠地运行。电力系统数据储存系统中存储媒介单元的失效概率相对较高,面临N-3挑战,N-3表示存储媒介单元中允许同时发生任意≤3个存储媒介单元失效。
“失效”是可靠的反义词,产品的可靠度R(t)指时间t内还能满足规定功能产品的比率,累积失效概率F(t)为时间t内的不可靠度,即F(t)=1-R(t)。“失效”,按后果分类包括:部分失效、完全失效、轻度失效、危险性(严重)失效、灾难性(致命)失效;按失效的时间特征分类包括:早期失效、耗损期失效、渐进(渐变)失效、间歇失效;按失效的可能原因分类包括:错误、遗漏、没有或仅部分动作、产生危险、有障碍。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信息通信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云计算利用分布式计算和虚拟资源管理等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信息通信资源(包括计算与存储、应用运行平台、软件等)集中起来形成共享的资源池,并以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其中,云储存通过网络将分散的储存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共享的存储资源池,并以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云储存中存储媒介单元的失效概率相对较高,面临N-3挑战。同时,云储存面临信息存储的私密性和完整性的挑战。
大数据(Big 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从体量特征和技术范畴来讲,电力大数据则是大数据在电力行业的聚焦和子集。电力大数据的特征可以概括为4“V”3“E”。其中,4“V”特征分别是体量大(Volume)、类型多(Variety)、商业价值高(Value)和速度快(Velocity),3“E”特征分别是电力特征(Electricity)、能量特征(Energy)、交互特征(Exchange)。
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大数据是待挖掘的“金矿”,大数据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华彩乐章”的根本。电力大数据将贯穿电力工业生产及管理等环节,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是电力工业未来有效应对资源有限、环境压力等问题,实现厚积厚发、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电力大数据云储存系统面临容故障能力和扩展性的挑战。
对比目前的数据储存系统,采用镜像(Mirroring)技术仅具备容N-1存储媒介失效(存储媒介单元中允许同时发生任意≤1个存储媒介单元失效),且可用容量仅50%;采用数据条带(Data Stripping)和数据奇偶校验(Data odd-even parity)技术仅具备容N-2存储媒介失效(存储媒介单元中允许同时发生任意≤2个存储媒介单元失效)。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容N-3存储媒介失效的电力大数据云储存系统,采用Reed-Muller码编译码技术、哈希函数摘要技术,允许同时发生任意≤3个存储媒介失效(即N-3),满足容N-3存储媒介失效的能力,解决电力大数据云储存系统存储容量、容故障能力和扩展性三者均衡优化问题,保护数据安全,且保障数据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完整性,以推进电力大数据云储存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1、一种具备容N-3存储媒介失效的电力大数据云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力大数据块的[32,16,8]Reed-Muller码编码处理单元、写入通信传输通道、a行32列的存储媒介阵列、读出通信传输通道和电力大数据块的[32,16,8]Reed-Muller码译码处理单元;
云存储控制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力大数据块的[32,16,8]Reed-Muller码编码处理单元、写入通信传输通道、a行32列的存储媒介阵列、读出通信传输通道和电力大数据块的[32,16,8]Reed-Muller码译码处理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手机
- 下一篇:一种C型卡环自动压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