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0614.0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万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住宅 加固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包括原圈梁(1)、原楼板以及原结构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增槽钢(4)、锚固钢筋(5)、新增长方钢板(6)、新增长扁钢板支撑(7)以及钢垫板(8);
所述新增槽钢(4)设置于原圈梁(1)两侧,新增槽钢(4)上缘抵住原楼板底面,所述新增槽钢(4)下缘与原圈梁(1)底面齐平或伸出原圈梁(1)底面,新增槽钢(4)沿原圈梁(1)两端超过原结构柱(3)边缘并紧贴原结构柱(3);
原圈梁(1)中设置有钻孔,钻孔中穿设有锚固钢筋(5),锚固钢筋(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新增槽钢(4)连接,即新增槽钢(4)通过锚固钢筋(5)与原圈梁(1)连接;
原圈梁(1)底部设置有新增长方钢板(6),所述新增长方钢板(6)与新增槽钢(4)下缘接触部分焊接;
地面或楼面靠近原结构柱(3)部位埋设有钢垫板(8),钢垫板(8)与上部新增长方钢板(6)之间焊接有新增长扁钢板支撑(7),所述新增长扁钢板支撑(7)与原结构柱(3)牢固粘结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长方钢板(6)与原圈梁(1)接触面之间涂有粘结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5)的钻孔内灌注有粘结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槽钢(4)与原圈梁(1)之间涂抹有粘结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长扁钢板支撑(7)与原结构柱(3)之间涂抹有粘结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直径为15mm,锚固钢筋(5)直径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槽钢(4)为16#槽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长方钢板(6)宽度为原圈梁(1)宽度基础上增加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住宅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5)沿原圈梁(1)或新增槽钢(4)等间距布置。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老旧住宅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剔凿原圈梁(1)表面抹灰层后,在划定位置钻孔,抹灰整平原圈梁(1)两侧表面;
步骤二,预先制作新增槽钢(4),然后根据原圈梁(1)上钻孔位置,现场在新增槽钢(4)对应位置画线钻孔,并保障新增槽钢(4)两端超过原结构柱(3)边缘;
步骤三,在原圈梁(1)外侧涂抹高分子树脂粘结剂,在原圈梁(1)两侧同时安装新增槽钢(4),钻孔对齐后将锚固钢筋(5)插入钻孔内,两侧采用螺栓拧紧,并采用高分子树脂粘结剂灌注钻孔;
步骤四,在新增槽钢(4)中部部位到地面之间的原墙体(2)中设置一条上、下贯通的洞口,并在洞口内采取临时支撑措施支撑原圈梁(1)及新增槽钢(4),然后继续在原圈梁(1)下部待拆除的原墙体(2)上开洞扩大,直至拆除原圈梁(1)与原结构柱(3)围成的框架内的全部原墙体(2);
步骤五,在原墙体拆除部位与地面或楼面交接处、靠近原结构柱(3)的部位埋入钢垫板(8),保持钢垫板(8)水平且与地面或楼面可靠连接,之后将拆除后的原墙体(2)部位四周抹平并养护至规范要求,并保证原圈梁(1)底部抹平面与新增槽钢(4)下缘平齐;
步骤六,在原圈梁(1)底部抹上高分子树脂粘结剂,安装原圈梁(1)底部新增长方钢板(6),将新增长方钢板(6)与原圈梁(1)底部紧密粘贴,并将新增长方钢板(6)与新增槽钢(4)下缘接触部分牢固焊接;
步骤七,将新增长扁钢板支撑(7)嵌入新增长方钢板(6)和钢垫板(8)之间,新增长扁钢板支撑(7)与新增长方钢板(6)以及钢垫板(8)接触部位焊接结实,新增长扁钢板支撑(7)与原结构柱(3)接触部分,灌注高分子树脂粘结剂牢固粘结;
步骤八,拆除步骤四中的临时支撑措施;
步骤九,对裸露钢构件进行防腐防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6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