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制备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90405.6 申请日: 2014-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3992359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0
发明(设计)人: 梁树钦 申请(专利权)人: 梁树钦
主分类号: C07G99/00 分类号: C07G99/00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吴彦峰
地址: 537299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茶叶 提取 茶多酚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茶多酚提取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桂平西山茶因产桂平西山而得名。桂平西山滨临浔江,著名的乳泉流经茶园旁,泉润雾拢,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它起源于唐代,到明代已闻名两广和湘、闽等地。据《当州府志》记载:“西山茶,色清绿而味芬芳,不减龙井。”相传,西山寺僧尼由江南引进茶树种子,使这里出产西山茶。西山茶炒制技艺精湛者仍为西山庵院尼姑。后来由于管理不善,西山茶濒于灭绝,1949年宽能法师受释巨赞法师引荐,来到桂平县西山主持佛教事务,同时与新出家的释昌慧法师一起,在棋盘石、洗石庵等地开荒种茶,使西山茶获得新生。

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简称GTP)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约占茶叶干重的15%-25%。茶多酚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黄烷醇类的多种儿茶素(catechins)。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消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C;茶多酚对细胞膜与细胞壁有保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十分明显。茶多酚还有抑菌、茶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HIV)逆转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肿瘤、抗辐射,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机理。毒理学研究证实,茶多酚安全、无毒。茶多酚在医药、日化、轻化、化妆品、食品、油脂、保健等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茶多酚的研究发展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形成高潮。目前对茶多酚的提纯和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茶多酚的医药和保健价值,茶多酚已成为医药、食品界开发的热点,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剂、胶囊剂等外,作为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配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现今有几种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溶剂提取法是用极性溶剂从茶叶中浸取,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并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茶多酚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为5%-10%,产品的纯度约为80%-98%,咖啡因4%-7%。所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甲醇、乙烷以及三氯甲烷等。该方法使用多种有机溶剂,生产成本高,有些有毒物质的有机溶剂使产品和操作不尽安全,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离子沉淀法是利用金属能够沉淀茶多酚,而使其与咖啡碱分离,如铜盐、铅盐或三氯化铝。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其产品为食食品和医药工业所不能接受。

树脂吸附法大规模连续性生产的设备缺乏,只适合于小量的生产;需要对茶多酚选择性强的高吸附量的吸附剂,而且吸附剂用量较大,且由于茶叶中蛋白质、多糖等易堵塞树脂空隙,造成树脂失活,树脂活化和再生比较麻烦,树脂价格高,投资较大。

超临界萃取法,虽然提取的纯度高,但是提取率极低,对设备要求高,投资大,所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存在很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制备工艺,解决目前提取茶多酚时有效成分破坏严重、产品收率及纯度低、生产成本高以及污染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茶叶预处理:选取优质茶叶,为桂平西山茶叶,烘干后进行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茶粉末;

步骤二,氮气保护:将步骤一的茶粉末放在萃取釜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混合均匀,料液质量比为1:6~1:15,用真空泵脱氧,然后通入纯氮气;

步骤三,超声提取:通入氮气后,恒温进行超声波提取,得到含有残渣的茶多酚溶液;

步骤四,分离:通过分离器将步骤三中含有残渣的茶多酚溶液进行过滤,分离得到提取液和滤渣;

步骤五,树脂吸附:用聚酰胺树脂或NKA大孔树脂吸附步骤四中提取液的茶多酚,得到吸附茶多酚的树脂和废液,然后采用3×10-4mol/L酒石酸溶液和85%食用酒精溶液对吸附茶多酚的树脂进行洗脱,得到茶多酚洗脱液;

步骤六,浓缩干燥:对茶多酚洗脱液进行浓缩冷冻干燥,得到茶多酚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三超声萃取条件为20~50℃、提取1~3次,每次10~2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分离得到的滤渣再返回步骤三重复提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树钦,未经梁树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