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灰铸铁生产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0139.7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齐克尧;姜金文;杨嵩;张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忆诺唯记忆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灰铸铁 生产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合金生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强度灰铸铁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铸铁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对铸件的性能和品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强度、高品位的铸件需求量越来越大。当今铸造业产品的发展动向是:多功能、高效和节能;产品结构的动向是:轻型化、薄壁化、小型化及艺术化。由此,对铸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轻量化、高强化,精密化(近净形化)、一致化和易切削。为了提高铁水的质量,满足生产高强度薄壁铸件的生产,使用感应电炉熔化铁水和电炉—冲天炉双联熔炼越来越普遍,这为制作“合成铸铁”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废钢价格低廉,使用大量废钢,配料中废钢比例可达到30%-80%,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废钢加入量可在任意范围内变化,且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机械性能,改善综合性能,抵消生铁的遗传性,从而保证性能的稳定。
对于提高发动机机体和缸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孕育处理的方法。目前孕育剂已成各种系列化、商品化,主要包括石墨化和稳定化两大类及其机械混合物,在以石墨为主体的基础添加如Ca、Al、Sr、Mn、Ba、Zr、Re等其它元素。各类孕育剂有不同的孕育特征,分别在提高强度和抑制白口能力,改善石墨形态、硬度、组织均匀性以及减小敏感性等方面发挥各自的特征。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孕育剂,通过合理的孕育方式,孕育时间及孕育量,特别是控制孕育衰退,解决材质方面的各项性能是铸造工作者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发明开发出一种高强度灰铸铁生产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高强度灰铸铁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为,采用10吨冲天炉和40吨感应电炉双联熔炼的方式进行熔炼,化学成份控制范围为:C:3.2-3.4wt%,Si:1.8-2.2wt%,Mn:0.6-1.0wt%,Cr:0.15-0.25wt%,Cu:0.3-0.5wt%,P:≤0.06wt%,S:≤0.05wt%。按上述成分进行配比后,将普通低碳废钢(30wt%-50wt%)、新生铁(70wt%-30wt%)加入10吨冲天炉内,进行熔化,当温度达到1200℃左右时,将铁水引入到40吨感应电炉中进行升温,并加入石墨增碳剂(吸收率按85%计算),铁水温度达到1400℃时,加入硅铁、锰铁、铬铁,并进行调整成分,用光谱对铁水进行成分分析,符合要求后进行升温,铁水温度大于1480℃时出炉。浇包内先加入电解铜和复合稀土孕育剂(其中,Si35~45wt%、RE20~30wt%(其中Ce63wt%、La32wt%,余量为其它稀土元素)、Ca10~14wt%、Ba8~12wt%、Sr8~12wt%,余为铁),复合稀土孕育剂加入量为0.4-0.7wt%,当温度在1390℃-1420℃时,浇注阶梯试块及铸件。性能数据见表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10吨冲天炉和40吨感应电炉双联熔炼的方式进行熔炼,化学成份控制范围为:C:3.2-3.4wt%,Si:1.8-2.2wt%,Mn:0.6-1.0wt%,Cr:0.15-0.25wt%,Cu:0.3-0.5wt%,P:≤0.06wt%,S:≤0.05wt%。按上述成分进行配比后,将30wt%普通低碳废钢、70wt%新生铁加入10吨冲天炉内,进行熔化,当温度达到1200℃左右时,将铁水引入到40吨感应电炉中进行升温,并加入石墨增碳剂(吸收率按85%计算),铁水温度达到1400℃时,加入硅铁、锰铁、铬铁,并进行调整成分,用光谱对铁水进行成分分析,符合要求后进行升温,铁水温度大于1480℃时出炉。浇包内先加入电解铜和复合稀土孕育剂,复合稀土孕育剂加入量为0.4wt%,当温度在1390℃-1420℃时,浇注阶梯试块及铸件。性能数据见表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忆诺唯记忆合金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忆诺唯记忆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