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0008.9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4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颖;赵瑞林;王怀绪;祁洪军;钱广华;彭乾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固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0/02 | 分类号: | C04B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收缩 纳米 微孔 绝热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绝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热材料(thermalinsulationmaterial),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传统绝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新型绝热材料,如气凝胶毡、真空板等。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采用特殊的纳米级无机耐火粉料,纳米颗粒之间的接触为极小的点接触,点接触的热阻非常大,使得材料的传热效果应变非常小,导致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的传导传热系数非常小。纳米微孔绝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石化、电力、建材等多个领域。
工业炉和高温设备是我国工业能耗的重要用户,采用高效耐火绝热材料,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冶金行业的CSP线、石化行业的乙烯裂解炉等高温炉外壁温度要求低于70℃。在保温厚度一定的条件下,常规的陶瓷纤维类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采用导热系数更小的新型材料。由于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与目前的绝热保温材料相比,隔热效果可提高2~10倍,因此目前多采用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但是目前市售的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高温的收缩率比较大,在高温条件下应用时,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安全系数低,严重制约了此种材料在高温设备上的应用;而且鉴于外壁温度低的要求,使导热系数进一步降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更小、保温效果更好,减少热损失;同时提高绝热材料的高温抗收缩性,减小高温收缩,减少应用设备的高温事故风险;其制备方法简单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绝热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为:
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体60%-90%
红外遮光剂0%-30%
增强纤维3%-10%
高温抗收缩剂5%-10%。
所述的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为:
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体60%-70%
红外遮光剂20%-30%
增强纤维3%-5%
高温抗收缩剂5%-10%。
所述的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体为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或二氧化硅气凝胶。
所述的红外遮光剂为碳化硅、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增强纤维为高硅氧纤维或高铝纤维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高温抗收缩剂为α-氧化铝粉或γ-氧化铝粉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的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百分比为60%~70%的纳米级二氧化硅与重量百分比为3%-10%的增强纤维进行混合,在封闭搅拌机中以1000-150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搅拌5-30min,使增强纤维在纳米粉体中混合均匀;
(2)将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遮光剂和5%~10%的高温抗收缩剂加入步骤(1)的混合材料中,搅拌混合,获得混合材料;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材料导入一定形状的模具中,干压成型,即得到高温超低导热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配方中加入高温抗收缩剂,能够有效改善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的线收缩率,在高温条件下应用时,降低了使用风险,安全系数高,同时降低了热导率;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热面800℃)≤0.040w/m.k,耐压强度≥0.4MPa,线收缩率(800℃)≤1%,密度为280~320kg/m3,最高使用温度1050℃;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小,高温线收缩小,耐压强度高,使用温度高,适用于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炉和高温设备上;其制备方法简单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一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超低导热率低收缩率纳米级微孔绝热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为:
气相二氧化硅:60%;碳化硅:15%;硅酸锆15%;高硅氧纤维:3%;α-氧化铝粉:2%;γ-氧化铝粉: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固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固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0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