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形状可塑性高分子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9826.7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5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卢红伟;崔永华;朱宏杰;柳菁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形状 可塑性 高分子 蓄冷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分子蓄冷剂,具体涉及一种形状具有可塑性,并可长期保持相应形状的高分子蓄冷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蓄冷材料是相变蓄冷系统中储存冷量的功能材料,按照蓄冷剂的组成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无机相变蓄冷材料具有腐蚀性,相变过程中存在过冷和相分离的缺点;有机材料通常是石蜡、脂肪酸、多元醇、高级烷烃等,存在导热系数小、密度较小、单位体积的贮能能力较小、价格较高,并且有些有机物易挥发、易燃烧甚至爆炸或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等缺点。高分子蓄冷剂是将高分子材料与水及某些助剂复合,使之既具有冰的蓄冷性能,又具有高分子材料的独特性质,应用日益广泛。
中国专利文献CN103113511A采用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制备了高分子蓄冷剂。中国专利文献CN102516947A采用淀粉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了可降解高分子凝胶蓄冷剂。中国专利文献CN102443379A采用聚丙烯酸酯、食用油脂、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制备了高分子蓄冷剂。上述发明专利,强调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降解等特点,但都没有涉及到高分子蓄冷材料的流变性等特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呈纳米凝胶状,具有可塑性,并能长期保持一定形状,不易流出而污染包装品的新型高分子蓄冷剂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塑性,并能长期保持一定形状,不易流出而污染包装品的新型高分子蓄冷剂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向通有循环冷却水的搅拌釜中依次加入重量分数为1%~10%的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重量分数为1%~5%的超细叶蜡石粉,500~1000rpm下搅拌10~20min;加入重量分数为0.1%~5%的分散剂,1500~2500rpm下搅拌2~4h;加入重量分数为1%~15%的高分子吸水树脂,1500~2500rpm下搅拌2~4h,水为余量;静置3~10h后装袋密封,得到具有可塑性,并能长期保持一定形状,不易流出而污染包装品的新型高分子蓄冷剂。
所述的超细叶蜡石粉为1250目,Al2O3 含量大于17%,Fe2O3 含量小于 0.8%;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丙烯酸共聚物钾盐或多聚羧酸钠盐;
所述的高分子吸水树脂为聚甲基丙烯酸钠、瓜儿胶和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混合物,其质量百分比为2:1:1~5:1:1。
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加热,所用设备为常用加工生产设备,可实现工业化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高分子蓄冷剂具有可塑性,并能长期保持一定形状,不易流出而污染包装品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向通有循环冷却水的搅拌釜中依次加入重量分数为1%的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重量分数为2%的超细叶蜡石粉,500rpm下搅拌10min;加入重量分数为0.1%的分散剂,1500rpm下搅拌2h;加入重量分数为5%的高分子吸水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钠、瓜儿胶和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1:1),1500rpm下搅拌2h,水为余量;静置3h后装袋密封,得到具有可塑性,并能长期保持一定形状,不易流出而污染包装品的新型高分子蓄冷剂。
实施例2:
向通有循环冷却水的搅拌釜中依次加入重量分数为5%的瓜儿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重量分数为1%的超细叶蜡石粉,800rpm下搅拌15min;加入重量分数为1%的分散剂,1800rpm下搅拌3h;加入重量分数为1%的高分子吸水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钠、瓜儿胶和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1:1),1800rpm下搅拌2h,水为余量;静置3h后装袋密封,得到具有可塑性,并能长期保持一定形状,不易流出而污染包装品的新型高分子蓄冷剂。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9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改良剂风力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用吸盘式自动加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