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绳落地式改塔式盲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9257.6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桂;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00 | 分类号: | B66B17/00;E21D9/1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地式 塔式 竖井 提升 系统 停产 改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盲竖井提升系统的改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绳落地式盲竖井提升系统需更换提升设备但又不能长时间停产的改造方法,可在钢铁、有色、黄金、化工、煤炭等地下矿山中灵活应用。
背景技术
盲竖井提升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黄金、化工、煤炭等行业的地下矿山,其中多绳摩擦轮提升,可分为塔式和落地式提升两种。
在我国,有许多采用多绳摩擦轮提升的矿井,由于原来选择的提升机偏小,在井筒延伸后,原有提升机已经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有些矿井,由于原设计提升能力偏小,随着生产的发展,需加大提升能力,于是需要更换更大的箕斗或将单层罐笼更换成双层罐笼。以上情况,均涉及到需更换加大提升机,改造提升系统的问题。但利用现有的技术方法,如果要更换提升机,则需将盲竖井停止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先将原有提升机拆卸,基础爆破拆除,然后将新提升机基础浇灌好,提升机安装到位,调试使用,停产时间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以上。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矿山,其提升系统均为矿山的咽喉工程,不能长时间停产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盲竖井提升系统为了解决井筒延伸导致原有提升设备偏小及为了加大提升能力需要更换提升机,但又不能长时间停产而提出的一种多绳落地式改塔式盲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多绳落地式改塔式盲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多绳落地式改塔式盲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包括原多绳落地式提升系统及原有工程;所述的原多绳落地式提升系统是由原提升机、原提升机硐室、原有提升系统绳道、原导向轮硐室、原导向轮、盲竖井、提升容器组合构成,原提升机安装在原提升机硐室中,原导向轮安装在原导向轮硐室中,提升容器位于盲竖井中,钢丝绳的一端与提升容器相连,钢丝绳的另一端先后穿过盲竖井、原导向轮、原有提升系统绳道与原提升机相连;所述的原有工程包括最上出车中段平巷、最上出车中段车场,所述的最上出车中段平巷通过最上出车中段车场与原提升机硐室相联通。其不停产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盲竖井正常生产期间,在盲竖井的顶部正上方的L距离新掘进一个新提升系统提升机硐室,新提升系统提升机硐室通过新开的两条提升系统硐室联络通道、一条新提升系统施工小斜井或电梯井与最上出车中段平巷沟通。
2)新提升系统提升机硐室形成后,在新提升系统提升机硐室下部开挖新提升系统导向轮硐室,然后在新提升系统导向轮硐室底板岩柱上,利用(潜孔)凿岩机并根据钢丝绳数量,往下钻凿若干新提升系统钢丝绳绳孔,该新提升系统钢丝绳绳孔和盲竖井顶端贯通;
为了新提升系统提升机硐室及其下部的新提升系统导向轮硐室爆破时不影响现有生产,要求新提升系统导向轮硐室与盲竖井顶部必须保留4-8m岩柱。即:所述的L距离以新提升系统导向轮硐室底板距盲竖井顶部距离4-8m为原则。
所述的新提升系统钢丝绳绳孔的直径应最少为钢丝绳直径的1.5倍以上。
3)在以上1)、2)步骤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新提升系统提升机及电控系统、新提升系统导向轮的安装、调试,最后利用检修或停休时间,将钢丝绳通过新提升系统导向轮、新提升系统钢丝绳绳孔、盲竖井和提升容器连接,如此,提升系统更新改造完成,原提升机停止使用。
本发明一种多绳落地式改塔式盲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在盲竖井不停产的情况下,对正常生产的盲竖井多绳摩擦轮提升机更换,从而对提升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避免了矿山因提升盲竖井不能停产更换提升设备,而不得不另行新掘提升盲竖井,或提升系统更新改造必须长时间停产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的情况,经济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绳落地式改塔式盲竖井提升系统不停产改造方法改造方案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附图标记为:
1-盲竖井;2-原提升机;3-原有提升系统绳道;4-原导向轮硐室;4′-原导向轮;5-新提升系统提升机硐室,5′-新提升系统提升机;7-新提升系统导向轮硐室;7′-新提升系统导向轮;8-新提升系统钢丝绳绳孔;9-最上出车中段平巷;10-最上出车中段车场;11-新提升系统施工小斜井;12-新提升系统硐室联络通道;13—提升容器;14-原提升机硐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9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山排土场滑坡型泥石流模拟试验系统
- 下一篇:用于建筑风工程的射流风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