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氧强刺激点火空气驱高温裂解混相气体复合驱油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9218.6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邓晓亮;洪兆;吴晗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晓亮;洪兆;吴晗菲 |
主分类号: | E21B43/247 | 分类号: | E21B43/2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氧 刺激 点火 空气 高温 裂解 气体 复合 技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氧强刺激点火空气驱高温裂解混相气体复合驱油技术,采用直井采油、水平井采油或直井水平井配合采油的方法,对直井注气井油层部分顶部和底部分别射孔,通过注气井向油层中高压直喷注入适量液氧,使油层高温裂解自燃,自燃点火后注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在油层中发生反应,使原油高温裂解,裂解反应中发生加氧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使油层形成高温裂解带,再反向注气,在注气井附近油层形成高温裂解后,通过采油生产井向油层中注入大量空气、蒸汽,氧气与油层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溶于原油中,对原油进行稀释,高温裂解产生的气体在油层顶部形成气顶,对油层施加压力,对原油流动起到推动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驱油技术,尤其是一种混相气体的复合驱油技术。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原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高达200亿吨,但我国的石油却大量依赖进口,这是因为我国油田的采油方式主要是传统的机械采油法,平均采收率为25%,近四分之三的原油留在地下。特别是低渗油田、(超)稠油油田、高含蜡油田及注水蒸汽驱油、化学驱油过后的油田的采收率不足10%,甚至更低,大量原油无法采出,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配套设施设备的闲置,另一方面大量的是由依靠进口,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成本。
传统的机械采油法,以机械及利用地层原始能量采油为主,附加注水、注化学药剂、注蒸汽、注生物等方法,能源消耗大,成本高,水污染和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但采油率很低,油田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大量的原油仍留在地下无法采出,即使经过多种措施,如水驱采油、蒸汽采油、化学采油等,采收率的提高仍然十分有限。低渗油田渗透率非常低、流动性差,稠油超稠油油田的粘稠度高、比重大、流动性差,此类油藏基本无法采出,高含蜡油藏、注水蒸汽驱过的高含水油藏,也同样存在开采率低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目前困扰我国乃至世界石油开采领域重大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同类停产、半停产、低产油井有15余万口,部分油井如能够采用我们发明的技术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可使该油田延长30余年的采油时间,获得大量的宝贵原油。
针对目前低渗油田、稠油超稠油、高含蜡油田、高含水油田无法开采或采收率低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混相气体复合驱油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投资少,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优点。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相气体复合驱油技术,可以应用于稠油超稠油油藏、低渗稀油藏、高含蜡油藏、注水蒸汽驱过高含水油藏以及压裂后气窜的油藏,提高采油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可以延长油井的使用年限。对于异常地质、低温低压、多层薄油层、地层能量极差、采用注水和注蒸汽无法解决采油现状的油藏,采用液氧强刺激点火空气驱高温裂解混相气体复合驱油技术,进行空气驱结合蒸汽驱联合配套,在生产井进行汽火吞吐引效,提高采收率。
本发明提供的液氧强刺激点火空气驱高温裂解混相气体复合驱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中,由油层高温裂解产生的推动压力使可流动的原油和水形成油墙。随着注气持续,高温裂解带不断向外拓展移动,油墙推动原油向生产井方向流动,原油吸收了大量热量和二氧化碳,油层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粘稠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和渗透速度加快。由于高温裂解压力差、气体膨胀作用力、油层膨胀作用力和油墙推动的多重作用下,原油向压力较低的采油生产井方向流动并由采油生产井采出。实现注液氧刺激点火空气驱高温裂解反向注气火驱采油技术,达到对油田混向复合驱油、增产、增油的目的。
注气井和采油生产井注气的方式是本发明的创新之一,通过采油井反向注气,可使油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高温裂解自燃、补充地层压力、提升油层温度和膨胀度、增强油层流动性、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油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采油井布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注气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温度变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晓亮;洪兆;吴晗菲,未经邓晓亮;洪兆;吴晗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9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蜀葵花芳香精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红外对射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