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7803.2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4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贤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贤晨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高温以及高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因而在航空、航天、冶金和石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由于单一材料本身的限制,要满足多种苛刻条件,必须通过材料的复合才能满足多元的需求。因此陶瓷复合材料具有强度和韧性的双重优势。碳化硅陶瓷具有硬度高,耐强温、耐氧化、耐腐蚀,高温强度高,分解温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抗热震性好,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碳化硅陶瓷所具有的优良的热力学性能使其在热交换器、蓄热燃烧等对热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氮化铝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无毒,并且与碳化硅在原子尺寸、分子量、密度以及晶体结构相似,因而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陶瓷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复合材料,所述陶瓷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构成:SiC:23~38%,AlN:5~22%,WC:22~32%,SrTiO3:6~12%,SiO2:4.2~8.2%,Al2O3:5.1~6.8%,La2O3:3.8~4.8%,MgO:4.2~5.8%;
所述陶瓷复合材料中SiC相的平均粒径为0.5~0.8μm,AlN 相的平均粒径为0.6~0.98μm,WC相的平均粒径为0.2~0.68μm,SrTiO3相的平均粒径为0.5~1.2μm,SiO2相和Al2O3相的平均粒径均为1.1~1.6μm,La2O3相和MgO相的平均粒径均为0.8~1.8μm;
所述陶瓷复合材料中,SrTiO3弥散分布于SiC和AlN颗粒中构成第一主相,SiO2、Al2O3、La2O3以及MgO构成的混合相与WC弥散分布构成第二主相,第一主相和第二主相在整个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相的平均粒径为80~120μm,所述第二主相的平均粒径为130~220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SrTiO3采用SrO和TiO2煅烧制得。
作为优选,所述陶瓷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构成:SiC:32%,AlN:16%,WC:28%,SrTiO3:9%,SiO2:5.8%,Al2O3:5.9%,La2O3:3.9%,MgO:4.6%;所述陶瓷复合材料中SiC相的平均粒径为0.66μm,AlN 相的平均粒径为0.82μm,WC相的平均粒径为0.43μm,SrTiO3相的平均粒径为0.96μm,SiO2相和Al2O3相的平均粒径均为1.42μm,La2O3相和MgO相的平均粒径均为0.92μ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相与第二主相的体积比为(6:4)~(8:2);
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所需陶瓷复合材料的比例称取各原料;
b)粉碎SrTiO3、SiC和AlN颗粒至所需颗粒粒径;
c)混合煅烧SrTiO3、SiC和AlN颗粒;
d)热等静压步骤c)得到的煅烧产物,温度为1250~1280℃,压强为200~280MPa;
e)烧结步骤d)得到的热等静压产物;
f)粉碎SiO2、Al2O3、La2O3、MgO与WC颗粒至所需颗粒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贤晨,未经胡贤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鉴别植物油种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