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87502.X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2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姜飞龙;陶国良;李超;刘昊;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肘关节 被动 复合 训练 康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几百万中风病患者,都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同时每年由于工伤、交通事故等原因新增不少青壮年大量的肢体残疾者,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很大的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冲击,社会及家庭花费极大的代价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有效的康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恢复功能,不但提高了患者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减轻了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负担。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人的脑神经萎缩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如果可以有规律的进行锻炼,大部分中风患者至少可以恢复到生活自理的程度。
目前国内外的康复训练系统基本是在专业的医护人员陪同下完成,存在诸如训练力度不够、患者多医疗人员少等缺点,使得康复训练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
因此很有必要研发辅助康复训练,以有效的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本发明专利基于以上需求,设计一种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本发明结构紧凑、干净、防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它包括:弹性套、内六角螺栓、肘部滑环、气动肌肉、拉线式传感器、肩部滑环、空气组合元件、压力表、控制器、触摸屏、驱动与放大电路;其中,所述弹性套利用自身的弹性固定在肩部上,并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在肩部滑环上,四根气动肌肉的一端均通过球铰均匀地连接在肩部滑环的连接圆周上;四根气动肌肉的另一端均通过球铰均匀地连接在肘部滑环的连接圆周上;肩部滑环的连接圆周比肘部滑环的连接圆周半径稍大;每根气动肌肉的两端连接一拉线式传感器的两端;弹性套利用自身的弹性固定在肘部以下;空气组合元件的出气口连接八个气动高速开关阀的进气口,八个气动高速开关阀的出气口分别连接四个气动肌肉的进气口,空气组合元件的出气口设置压力表,八个气动高速开关阀的电磁驱动部分均与驱动与放大电路的输出接口相连,驱动与放大电路的输入接口与控制器的DO接口相连,四个拉线式编码器均与控制器的A/D接口连接;控制器与触摸屏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利用四根气动肌肉在肩部滑环和肘部滑环圆周方向上呈一定角度安装,可以实现肘关节三个方向的锻炼。
2.本发明利用气动肌肉驱动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可以实现主被动综合康复训练、具有多功能的等特点。
3.本发明利用触摸屏和控制器结合的控制策略,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结构图;
图2是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3是驱动和放大电路原理图;
图4是控制器工作流程图;
图中:弹性套1和7、内六角螺栓2、肘部滑环3、气动肌肉4、拉线式传感器5、肩部滑环6、空气组合元件8、压力表9、气动高速开关阀10、控制器11、触摸屏12、驱动与放大电路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肘关节主被动复合训练康复系统包括:弹性套1和7、内六角螺栓2、肘部滑环3、气动肌肉4、拉线式传感器5、肩部滑环6、空气组合元件8、压力表9、控制器11、触摸屏12、驱动与放大电路13。其中,弹性套7利用自身的弹性固定在肩部上,并通过内六角螺栓2连接在肩部滑环6上,四根气动肌肉4的一端均通过球铰均匀地连接在肩部滑环6的连接圆周上;四根气动肌肉4的另一端均通过球铰均匀地连接在肘部滑环3的连接圆周上;肩部滑环6的连接圆周比肘部滑环3的连接圆周半径稍大;每根气动肌肉4的两端连接一拉线式传感器5的两端;弹性套1利用自身的弹性固定在肘部以下。
空气组合元件8的出气口连接八个气动高速开关阀10的进气口,八个气动高速开关阀10的出气口分别连接四个气动肌肉4的进气口,空气组合元件8的出气口设置压力表9,八个气动高速开关阀10的电磁驱动线圈均与驱动与放大电路13的输出接口相连,驱动与放大电路13的输入接口与控制器11的DO接口相连,四个拉线式传感器5均与控制器11的A/D接口连接。控制器11与触摸屏1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