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垄沟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7271.2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云;成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垄沟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与灌溉领域,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垄沟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作为最主要的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且浪费严重。随着世界性水资源危机突出,农业灌水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化已是目前农业用水最主要的追求目标之一。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年际及季节变率大,主要集中在7~9月,且主要以小雨或暴雨为主,这就造成水资源从时间上和数量上不能满足作物需水量要求,严重制约了全年作物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玉米垄沟种植方法,通过该方法,在达到作物节水的同时,还实现了高产和高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垄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农田起垄做沟,其中垄为梯形垄,沟底宽60cm,垄底宽60~90cm,垄高15~25cm,垄上与沟相接的边缘与沟底的夹角为45°~60°;
B、在所述垄上对称种2行玉米,行距30~60cm,株距30cm;所述沟内中间种1行玉米,株距30cm;
C、在作物关键生育时期,视土壤水分情况,在所述沟内进行灌溉。
优选地,所述垄底宽60cm~75cm、垄高15cm,垄上与沟相接的边缘与沟底的夹角为4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垄底宽75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垄上对称种2行玉米,行距45cm,株距30cm;所述沟内中间种1行玉米,株距30cm。
优选地,灌溉只在沟中进行,垄上作物依靠沟内水分的侧渗来满足其水分需求。在灌溉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测定田间持水量,结合作物需水模型来计算确定大田玉米沟灌条件下的灌溉定额(CK),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节水1/3(W1)和节水2/3(W2)的灌溉量,对不同生育期进行灌溉水量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将传统的大田玉米种植引入沟灌,在增加作物密度的同时,改农田水平冠层为波浪状的立体冠层,一方面有利于光合辐射的传输,在增加作物的受光面积的同时,减少了作物之间的遮阴;另一方面增大了降低了作物之间的郁闭程度,有利于群体内部气体交换;
2、本发明改传统的大水漫灌为沟灌,灌溉面积减小到大水漫灌的40%左右,降低了灌溉量,改变了田间水分的利用和土壤湿润方式,垄上作物依靠沟灌水分在垄下侧渗到作物根区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该方法减少了灌溉面积,减少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同时避免了当地普遍存在的土壤板结问题;
3、本发明让一部分作物生长在垄上,使其部分根系处于干旱环境中,有利于通过这部分根系的水分胁迫刺激根系的吸收补偿功能,并通过水分胁迫产生的根源信号的传导,使地上部叶片气孔处于最适开度,达到以不牺牲光合产物积累而大量降低蒸腾耗水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本发明以充分灌溉为基础,设计节水1/3(W1)和节水2/3(W2)的灌溉水平,对垄沟间作作物全生育期进行灌水调控,比较不同灌水条件对垄沟间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采用垄沟种植模式,可以改变农田微地形,在干旱季节,利用沟灌,将灌溉水从沟中灌入农田,垄上作物主要靠侧渗过程来获得所需水分,通过减少灌溉面积降低灌溉用水量;在水分充足的季节,则可以起到集雨排涝的作用。而且由于采用了沟灌的灌溉措施,在外来水资源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入渗,加快水分在空间上的再分配,减少无效蒸发;由于减小了灌溉面积,一个方面降低了灌溉绝对用水量;另一个方面,地表形成的干湿交替的表面在减小蒸发表面,降低棵间蒸发量的同时,使沟内和垄中水分产生差异,有利于作物生长并形成一种水分调优机制,而增加农田水分的利用效率;此外,垄沟操作引起的地表起伏为作物创造了一个立体的波浪状冠层,改善和优化了田间小气候和光热资源辐射传输过程,使作物在资源利用上具有更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干物质累积。这为集水、用水与立体种植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
因此,本发明将传统的玉米垄作和沟播结合起来,形成“玉米垄沟种植”模式。本模式既具可以充分的利用光能,又可以利用沟灌节水的特点,是适合当前发展要求的一项关键技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学院,未经菏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旱涝保收智能机械化农场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