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增效性抗温抗盐泡沫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7033.1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琳;蒲万芬;刘学利;谭涛;魏鹏;吴轶君;李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效 性抗温抗盐 泡沫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增效性抗温抗盐泡沫体系,是一种适合高盐、超高盐均质/非均质油藏的驱油剂。
背景技术
泡沫驱是在气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提高采收率技术,它具有比气体更大的粘度、更低的流动性,可以明显改善流度比,提高驱替相波及效率,减小气窜发生的概率。同时,产生泡沫的起泡剂可以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原油、改善油藏润湿性等作用提高驱替相的洗油效率。泡沫驱全面的驱油机理,使其赢得了石油行业的普遍关注,并被期望于常规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等驱油方式无法应用的高温高盐油藏中发挥驱油潜力。
2010年,郑力军等公开了“一种复合泡沫驱油用起泡剂”(中国专利:CN102399548B),该起泡剂由椰油酰胺丙基羟磺酸甜菜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和十二醇组成,抗温50℃,抗盐8×104mg/L。
2012年,韩培慧等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田调剖和驱油的泡沫体系及一种驱油方法”(中国专利:CN102703052A),该泡沫体系由以全氟烷基醚醇胺盐为代表的表面活性剂、以硬脂酸铵为代表的稳泡剂,以及以聚表剂为代表的增稠剂组成,抗盐1.2×104mg/L。
2013年,高瑞民等公开了“一种高效空气泡沫驱油体系”(中国专利:CN102399548A),该驱油体系由氟碳起泡剂、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BS甜菜碱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构成,可在矿化度为2.8×104mg/L的模拟地层污水条件下使用。
2013年,唐善法等公开了一种“耐温耐盐型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3497751A),该泡沫驱油剂由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和烷基醇酰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稳泡剂的辅助下形成,抗温85℃,抗盐3×104mg/L,抗钙镁1×103mg/L。
可见,现有泡沫体系具有一定的抗温抗盐能力,但面对矿化度高达10~20×104mg/L的高温超高盐油藏,却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为解决高温超高盐油藏水驱后的增油困境,拓宽泡沫驱油技术的应用范围,亟需研制一种适应该类恶劣油藏条件的抗温抗盐泡沫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增效性抗温抗盐泡沫体系,该泡沫体系在温度90℃以下,矿化度3~20×104mg/L(其中钙镁离子浓度占总矿化度的5%)范围内,泡沫稳定性随矿化度的增加而提高,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增效性抗温抗盐泡沫体系,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起泡剂0.05~0.5%,稳泡剂0.05~0.2%,其余为地层水或模拟地层水。
所述起泡剂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6:1~9:1复配而成。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醇醚糖苷、癸基葡萄糖苷、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癸基麦芽糖苷、十二烷基麦芽糖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脂肪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稳泡剂为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该盐增效性抗温抗盐泡沫体系的制备方法如下:①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比例加入低速搅拌的地层水中,至完全溶解,配成基液;②边低速搅拌,边向基液中按比例加入稳泡剂,待其完全溶解后即形成泡沫体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泡沫体系抗温、抗盐、抗钙镁能力强,可在温度90℃、矿化度20×104mg/L、钙镁离子浓度1×104mg/L条件下良好起泡,且泡沫稳定性随矿化度(3~20×104mg/L)的增加而提高。
(2)本发明所涉及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且其复配形成的起泡剂本身也拥有盐增效性(即泡沫稳定性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强),并可抗温130℃,可直接用于对泡沫强度要求不高的超高温超高盐油藏。
(3)本发明所采用的化合物均为工业化产品,原料易得,并且绿色环保,拥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地加工半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