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类通信终端自适应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86773.3 | 申请日: | 2014-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李永忠;姚志垒;徐森;孙莉;吴素芹;许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 通信 终端 自适应 随机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类通信自适应随机接入方法和系统,属于移动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相关技术在当前的移动通信中已经有所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结果是一个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通信系统的产生,除了传统的人与人的通信,设备与设备的通信(M2M)也将得到迅速发展网中的RFID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传统传感器网络承载M2M业务面临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和挑战,急需将传感器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相结合,发挥移动通信覆盖广、可靠性高、传输延迟小等特点,形成分层移动M2M网络。
国际上几大主要标准化组织从不同角度对M2M技术开展了标准研究工作,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在分析M2M通信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技术、安全技术,以保证现有系统能够适应M2M通信的特点。3GPP在R10阶段3GPP完成了Stage1阶段M2M通信需求定义的工作,对M2M的系统框架和相关技术规范做了详细定义,在3GPP中,M2M也被称之为机器类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cation),MTC应用在移动性、业务量特征、接入条件、优先级、群组特征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传统移动通信网络是面向人与人(H2H)通信业务设计的,适应H2H的业务需求。而MTC终端无论是从传输特性、QoS要求、移动性,还是从终端的分布密度方面都与H2H终端有很大不同。完全沿用传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系统的效率、成本和适用性都无法达到最优,基于MTC的系统需要针对其特性进行改进和优化。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MTC通信技术综合了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电信和信息技术,可使业务流程自动化,集成公司资讯科技(IT)系统和非IT设备的实时状态,并创造了增值服务。在MTC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称为MTC终端。随着MTC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会有大量的MTC终端添加到MTC通信系统中,如果不对MTC终端的接入操作进行优化,无疑将会影响无线网络的性能。随机接入是无线通信中的一个基本功能,MTC网络中的终端数量众多,大量的MTC终端同时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候,势必会对网络产生巨大的冲击,致使网络的资源不够用,大量的MTC终端接入会失败;而且,基站由于大量的信令冲击,会造成死机或者网络负荷变重,使网络产生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技术中,机器类通信终端在随机接入回退的时候,由于大量的终端重新接入时候会产生碰撞,因此导致接入成功的概率很低。因此,本发明根据目前的后退时间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接入方法,通过基于冲突终端数目的自适应的设置退避BO(Back Off)值,减小了重新随机接入的冲突率,提高了接入成功率。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器类通信终端随机自适应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机器类通信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请求,机器类通信终端从可用的前导码集合中等概率地选择一个前导码并且将其发送到基站,然后等待网络侧的基站的随机接入响应,如果在给定的时间内没有正确收到网络侧的响应,则在配置的Preamble最大发送次数内,机器类通信终端重复发送Preambl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纤维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滚筒式灭菌洗衣机的灭菌及减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