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链霉菌及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86145.5 | 申请日: | 2014-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2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侠;王玉洁;孙诗清;尤忠毓;徐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04;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状链 霉菌 生产 黑色素 中的 应用 方法 | ||
1.一种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棒状链霉菌的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8934;该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冷冻保存的棒状链霉菌在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上先进行菌种活化,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g,KNO3 0.1g,K2HPO4 0.05g,NaCl 0.05g,MgSO4·7H2O 0.05g,FeSO4·7H2O 0.01g,pH7.2-7.4;活化条件为:温度为37℃,时间为48h;挑取活化平板上的单个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增殖培养;
步骤二,将种子液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基g/L包括:麦芽糖1g/L,牛肉膏5g/L,氯化钠5g/L,氯化钙0.1g/L,L-酪氨酸2g/L,pH7.0;获得发酵液;发酵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5~30℃,时间为6~10天;发酵培养为摇床培养,转速为180r/min~220r/min;
步骤三,从发酵液中分离、干燥得到黑色素制品;将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浓缩上清并调节pH为1~2,静置一天后离心,取沉淀即为黑色素粗品;将黑色素粗品置于5mol/L~7mol/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h~5h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丙酮洗涤,常温烘干至恒重,获得黑色素纯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增殖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30~40℃,时间为12~36h;增殖培养为摇床培养,转速为150r/min~200r/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增殖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35~37℃,时间为24~28h;增殖培养为摇床培养,转速为150r/min~200r/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种子液的接种量为5~15%;发酵培养的温度为28℃,时间7天;发酵培养为摇床培养,转速为200r/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0%;发酵培养的温度为28℃,时间7天;发酵培养为摇床培养,转速为200r/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的黑色素产量最高达0.85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1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