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玻璃切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85794.3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韩蕴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太丰玻璃饰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玻璃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切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璃切割机。
背景技术
玻璃切割机是一种针对平板玻璃而设计的专用切割设备,它可以根据用户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计算机对切割玻璃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实现平板玻璃的直线,异形切割,机内不但储存有多种几何图形供操作人员选用,而且通用 AutoCAD 制成的图形也可方便地输入机内,机器将依此进行切割,同时机内设有多种优化图形功能,实现自动排料切割。其结构主要由平板玻璃吸放装置、切割头和操作平台等构成。切割头采用先进的刀具旋转定位跟踪系统,刀具的切割力、下刀压力,均由电脑控制,也可以根据电脑的提示,自行设定刀压,以使刀压满足切割不同厚度的玻璃。
对比文件专利公开号为CN202038977U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璃切割机,包括切割平台和与所述切割平台平行的切割导轨,其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切割平台两侧的驱动装置,所述切割平台的横向和纵向均设有一个切割导轨,所述切割导轨上设有可滑动的切割头,所述切割头内装有切割刀。该专利提供一种可实现双边切割玻璃切割机。但是,由于现在的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许多领域要求玻璃的厚度薄、硬度大,因此,切割无法保证切割精度与质量,同时,由于玻璃为易碎硬质材料切割过程中难免会由于切割力度过大导致玻璃断裂,再者,切割完全之后玻璃碎屑容易伤到操作人员,因此,存在明显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同时能够在切割过程中保证玻璃不会出现切割断裂,废料易于收集的玻璃切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切割机,包括切割平台以及设置于切割平台上的切割导轨,所述切割导轨上滑动设置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平台外侧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刻度,所述切割平台上设置排气孔,所述切割平台上端设置上挡板,所述切割平台下端设置废料槽。
进一步优先,所述上挡板与切割平台之间设置传送区。
进一步优先,所述切割平台连接调节装置。
进一步优先,所述调节装置为马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切割平台上端设置上挡板可以卡紧玻璃,在切割过程中能够避免由于切割过程中由于力量过大而导致的玻璃破损的情况发生。
2、本发明切割过程中能够降低玻璃碎屑在切割过程中的飞溅,同时能够收集玻璃碎屑从而降低操作人员被玻璃碎屑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切割平台;2、切割导轨;3、切割刀头;4、驱动轴;5、排气孔;6、上挡板;7、调节装置;8、传送区;9、废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1.一种新型玻璃切割机,包括切割平台1以及设置于切割平台1上的切割导轨2,所述切割导轨2上滑动设置切割刀头3,所述切割平台1外侧设置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上设置刻度,所述切割平台1上设置排气孔5,所述切割平台1上端设置上挡板6,所述切割平台1下端设置废料槽9;所述上挡板6与切割平台1之间设置传送区8;所述切割平台1连接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为马达。
在切割过程中,只需要将切割玻璃放入切割平台1上,然后调整切割平台1与上挡板6之间传送区8的高度,最后通过控制切割刀头3来加以切割,切割结束后,只需要将废料槽9中的玻璃碎屑加以回收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太丰玻璃饰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太丰玻璃饰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5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