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钡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85119.0 | 申请日: | 2014-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8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金花;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金花 |
| 主分类号: | A61K49/04 | 分类号: | A61K49/04;A61K9/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钡餐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钡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X线检查时,由于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密度和厚度不同,所以显示出黑白的自然层次对比。但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尤其是腹部,因为内部好几种器官、组织的密度大体相似,必须导入对人体无害的造影剂(如医用硫酸钡),人为地提高显示对比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检查效果。一般的硫酸钡虽然不臭,但稠度与较重的化学制剂味道很难让患者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囊钡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胶囊钡餐不仅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且味道微甜,容易被小儿所接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胶囊钡餐配方由下述原料制成:硫酸钡和胶囊,所述硫酸钡的重量份数为:1000g硫酸钡,所述胶囊组份及重量份数配比为:100g蔗糖粉、3g微晶纤维素、2g海藻酸钙、1g聚乙烯醇、6g滑石粉、350g明胶、10g氢化花生油、80g甘油、60g山梨醇、350g蒸馏水;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钡餐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提取100g蔗糖粉、3g微晶纤维素、2g海藻酸钙、1g聚乙烯醇、6g滑石粉、60g山梨醇研磨成粉末;
2)按重量份数配比提取350g明胶、350g蒸馏水,将350g明胶放入350g蒸馏 水中浸泡使其膨胀溶化,得半胶液;
3)将步骤1)研磨的粉末与步骤2)制备的半胶液及10g氢化花生油、80g甘油一同放置于搅拌机中,搅拌至呈膏状型物体后停止,得全胶液;
4)将步骤3)中的全胶液分成二十份,与1000g硫酸钡一同放入专用软胶囊机中,包裹成二十份本发明胶囊钡餐。
本发明一种胶囊钡餐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胶囊钡餐配方,不仅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味道微甜,胶囊溶解速度快,不影响钡餐造影效果,易被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所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胶囊钡餐配方,所述胶囊钡餐配方由下述原料制成:硫酸钡和胶囊,所述硫酸钡的重量份数为:1000g硫酸钡,所述胶囊组份及重量份数配比为:100g蔗糖粉、3g微晶纤维素、2g海藻酸钙、1g聚乙烯醇、6g滑石粉、350g明胶、10g氢化花生油、80g甘油、60g山梨醇、350g蒸馏水;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钡餐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配比提取100g蔗糖粉、3g微晶纤维素、2g海藻酸钙、1g聚乙烯醇、6g滑石粉、60g山梨醇研磨成粉末;
2)按重量份数配比提取350g明胶、350g蒸馏水,将350g明胶放入350g蒸馏水中浸泡使其膨胀溶化,得半胶液;
3)将步骤1)研磨的粉末与步骤2)制备的半胶液及10g氢化花生油、80g甘油一同放置于搅拌机中,搅拌至呈膏状型物体后停止,得全胶液;
4)将步骤3)中的全胶液分成二十份,与1000g硫酸钡一同放入专用软胶囊机中,包裹成二十份本发明胶囊钡餐。
实验例:
实验对象:100名刚进行完钡餐造影的患者。
实验方法和时间:100名患者分别服用本发明的胶囊钡餐配方进行第二次钡餐造影,记录结果,并与第一次的钡餐造影结果对比。
实验结果:
其中,感觉味道及口感比一般钡餐容易接受的有100人,并且有31人检查出了第一次没有检查出来的微小病灶。
此后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了身体调查,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
由此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胶囊钡餐配方,味道微甜,胶囊溶解速度快,且不影响钡餐造影效果,易被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所接受。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金花,未经韩金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5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