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5080.2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朋;张传宝;郭迎春;任云鹏;陈辉;李绍杰;刘晓艳;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油藏 人工 裂缝 井排距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胜利油区低渗透油藏资源丰富,但是油藏品质差(埋藏深度大、储层物性差、孔喉细小、储层厚度变薄),呈现单井产能低、注水能力低的局面,往往需要人工压裂方法来提高单井产能和注入能力。但是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人工裂缝与井距排距缺乏系统的适配优化方法,开发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胜利油田在梁4块、梁8块、樊144等低渗透滩坝砂油藏开展过注水开发试验,但由于人工裂缝与井距、排拒匹配性较差,注水后油井见效慢,见效率仅52%,有效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以往在人工裂缝适配优化方面主要就是经验判断,主观性强、缺乏明确、可靠、科学的操作步骤。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导建立的非达西渗流条件下不同井网形式的水驱波及系数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下人工裂缝与排距适配组合的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该低渗透油藏人工裂缝压裂缝长与井排距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单井产量的公式;步骤2,建立非达西渗流条件下不同井网形式的水驱波及系数计算公式;步骤3,利用水驱波及系数计算公式,绘制目标油藏不同井距、排距与压裂裂缝的匹配图版;以及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不同井距、排距与压裂裂缝的匹配图版,评价该类储层的储层动用情况并进行井距排距优化及压裂缝长匹配优选。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一注一采单元单井产量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5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