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4167.8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静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一体化 处理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对含有固态物的污水进行处理时,是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在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226281、公开日为2008年11月19日、名称为“立式离心机的固液分离装置”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现有的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存在以下不足:污水直接进行固液分离,导致固液分离装置的负荷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污水进行了初步固液分离而分离出液体的污水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固液分离装置负荷量大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机构和沉淀分离机构,所述沉淀分离机构包括机壳,所述壳体中部设有沉淀池,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同所述沉淀池对接在一起的出口端向上倾斜的沉淀物排出通道、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推料摆和驱动推料摆朝向所述沉淀物排出通道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沉淀池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和清液排出口,所述清液排出口位于沉淀物排出通道的出口端的下方,所述推料摆包括摆臂和连接于摆臂下端的推架,所述推架朝向所述沉淀物排出通道的一端设有推板、所述推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同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摆臂的上端通过摆轴同所述壳体铰接在一起,所述沉淀物排出通道的出口端同所述固液分离机构的进料端对接在一起。
使用时,待处理的污水经进料口进入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沉淀而生产的清液从清液排出口排出。不排除沉淀物时,驱动机构使推料摆摆动到位于沉淀池远离沉淀物排出通道的一端,当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达到一定量时,驱动机构驱动推料摆以摆轴为轴朝向沉淀物排出通道摆动,从而将沉淀物和水的混合物推向沉淀物排出通道内,当沉淀物排出通道中的沉淀物以从下向上顶升的方式堆积到超出沉淀物排出通道的出口端时即被排出而进入到固液分离机构中,固液分离机构将沉淀物进一步进行固液分离,使得进入固液分离机构进行分离的量少,从而起到降低固液分离机构的符合的作用。沉淀分离分离机构采用钟摆式顶升的方式将沉淀物推向沉淀物排出通道,在巧妙地解决了防止水随同沉淀物冷被排出而增加固液分离结构的符合的同时、还使得推动沉淀物运动的部件不会占用沉淀物排出通道的内空、从而起到提高沉淀物排出量的作用;由于不推沉淀物时,推料摆不阻挡在沉淀物排出通道的下端,使得临时滞留在沉淀物排出通道中的沉淀物中的水能够顺畅地流回沉淀池,使得排出的沉淀物的含水量较低,也即使得通过固液分离机构进行分离的污水量较少。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的底面为以所述摆轴的轴线为中心线的弧面。能够提高壳体内空的利用率。滞留在沉淀池中的沉淀物的量少。能够降低停机时清理沉淀池的工作量。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的底面沿所述摆轴轴向的两端设有弧形结构的耐磨板,所述耐磨板和沉淀池的底面同中心线,所述推板下端连接有由耐磨材料制作而成的刮渣板,所述耐磨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刮渣板沿所述摆轴轴向的长度。能有效的避免壳体和推板磨损而影响设备整体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物排出通道的开口面积从进口端向出口端逐渐增大。能够进一步提高沉淀分离机构的承载量和沉淀物排出量。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所述油缸的一端同所述外壳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推架铰接在一起。能够设计为具有较大的推动力。驱动机构也可以为气缸驱动,丝杆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室的侧壁设有检修门,所述外壳还连接有使所述推料摆保持在所述进料室远离所述出料通道一端的吊杆,所述吊杆的下端设有吊孔,所述推架设有同所述吊孔配合的吊耳。设有检修门。进出壳体内部进行维护及清理时方便。当需要进入沉淀池或对驱动机构进行维修时,则通过轴销同时穿设在吊耳和吊孔中,吊杆将推料摆固定住而不能摆动。安全性和检修时的方便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4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