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超高分子量聚(甲基)丙烯酸酯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3552.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梅;张晓丹;张京楠;曹新宇;林学春;孙文华;赵宁;董金勇;李春成;符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18;C08F212/08;C08F220/06;C08F2/26;C08F2/30;C08F4/40;C08L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7 | 代理人: | 刘元霞;谢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印 超高 分子量 甲基 丙烯酸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高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包括如下原料:
(甲基)丙烯酸酯,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乳化剂,油溶性氧化剂,水溶性还原剂,离子络合剂,pH缓冲剂,其中,以(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乳化剂总重量为10~30%;所述油溶性氧化剂为0.1~0.4%;所述水溶性还原剂为0.01~0.1%;所述离子络合剂为0.1~2%;所述pH缓冲剂为0.1~1%。
2.根据权利要求的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的粘均分子量在400万以上,600万以上。优选800万以上,更优选1000万以上。优选地,在600万-100万之间。
优选地,所述粉体的平均粒径为10~100微米,优选20-90微米,更优选30-80微米,还优选40-70微米。
更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粉体的dw/dg可达到1.05。
还更优选地,所述乳化剂总重量优选为12-25%,更优选为15~20%。
所述油溶性氧化剂优选为0.15~0.35%,更优选为0.2~0.3%。
所述水溶性还原剂优选为0.02~0.09%,更优选为0.03~0.08%。
离子络合剂优选为0.14~1.5%,更优选为0.2~1.0%,还更优选为0.3~0.8%。
所述pH缓冲剂优选为0.2~0.5%,更优选0.3~0.4%。
3.一种超高分子量聚(甲基)丙烯酸酯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种子乳液:先投入部分(甲基)丙烯酸酯、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乳化剂、水和油溶性氧化剂,以及全部水溶性还原剂、离子络合剂及pH缓冲剂;
2)分段聚合反应:升温后分多段投入剩余的(甲基)丙烯酸酯、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乳化剂、再分多段投入剩余的水、最后投入剩余的油溶性氧化剂,得到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悬浮溶液;
优选地,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2-甲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酸乙酯;
优选地,上述两步反应中水的总重量与(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的总重量的比为1:1-1:10,优选1:5,更优选1:2;
优选地,乳化剂总重量为(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的总重量的10~30%,优选为15~20%;
优选地,pH缓冲剂为(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的总重量的0.1~1%,优选0.2~0.5%;
优选地,油溶性氧化剂为(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的总重量的0.1~0.4%,优选为0.2~0.35%;
优选地,水溶性还原剂为(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的总重量的0.01~0.1%,优选0.02~0.09%;
优选地,离子络合剂为(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的总重量的0.1~2%,优选0.14~1.5%;
优选地,分段聚合反应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和乳化剂分5~30段穿插投入反应系统,每次投料量相等,间隔3~10分钟;
3)热稳定剂的加入:
方法一:将热稳定剂、乳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全部倒入上述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悬浮溶液中,混合后持续搅拌,静置分层,除去有机层后,最后过滤、干燥;
优选地,热稳定剂为有机溶剂重量的1~10%,优选5~8%;
优选地,乳化剂为有机溶剂重量的1~10%,优选3~8%;
优选地,悬浮液与有机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0;
方法二: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破乳剂进行破乳,过滤干燥,充分搅拌过程中投入溶有热稳定剂的有机溶液中,混合,过滤、干燥。
优选地,热稳定剂为有机溶剂重量的1~10%,优选6~10%。
4.如权利要求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它烯烃不饱和单体选自苯乙烯、丙烯酸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3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