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及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3464.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小区 道路 再生 集料 透水 混凝土 配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1450kg/m3-1600kg/m3,水泥300kg/m3-450kg/m3,复合矿物掺和料78kg/m3-117kg/m3,外加剂3.8kg/m3-5.6kg/m3,水105kg/m3-145kg/m3;所配置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5mm/s,连续孔隙率≥10%,抗压强度≥20MPa,抗折强度≥2.5MPa,25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通过混凝土结构构件破碎分解筛分加工制得,其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再生混凝土集料使用前进行碱化技术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粒径为10mm-20mm的间断级配,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压碎值<15.0%,表观密度2350kg/m3-2650kg/m3,按质量计含泥量<1.0%,堆积密度>1350kg/m3,吸水率≤5.0%,空隙率45%-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压碎值为10%-14.5%,按质量计含泥量为0.5%-0.8%,堆积密度为1400kg/m3-1550kg/m3,吸水率为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矿物掺和料为活性材料,要求活性SiO2含量≥85%,7d和28d活性指数分别不低于70%和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剂是萘系高效减水剂,为β-萘磺酸亚甲基高级缩合物,具有非引气、超塑化、高效减水和增强等功能,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0.8%-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道路的无砂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置技术流程包括:确定透水混凝土设计透水量和透水系数→确定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堆积空隙率要求→确定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粒径和级配→集胶比(集料和胶凝材料质量比)和胶凝材料用量确定→用水量确定→外加剂掺量确定→成型透水混凝土试件并测试透水性能→调整优化级配→确定透水混凝土施工配比。
所述的确定透水混凝土设计透水量和透水系数是根据降雨情况和小区环境和道路状况,确定用于小区道路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量和透水系数;
所述的确定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堆积空隙率是指结合建筑再生集料情况,确定集料堆积空隙率;
所述的确定建筑再生混凝土集料粒径和级配是根据透水混凝土目标孔隙率和集料堆积空隙率要求,确定建筑再生集料的的粒径、级配和质量;在此基础上进而确定集料和胶凝材料的用量和体积;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确定水胶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34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