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刀具的小型切菜台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83316.9 | 申请日: | 2014-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乐凝 |
主分类号: | A47J47/00 | 分类号: | A47J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具 小型 切菜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切菜板,属于厨房生活用品技术。
背景技术
家庭中都需要用到菜板,所以,厨房通常都配有切菜板。由于需要处理各种蔬菜及肉类,家庭中常用的切菜板体积都比较大,并且,一般家庭配置的切菜板通常只有一到两块,当把体积较大的菜处理完后,通常还需要切些大蒜、辣椒、葱花等较小体积的配料,这时,就需要将切菜板上的菜移到其他容器中存放,把切菜板腾空才能使用,比较麻烦。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搭配普通切菜板使用的专用于切较小体积配料的切菜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搭配普通切菜板使用的专用于切较小体积配料的切菜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刀具的小型切菜台,主要由切菜台1和刀具2组成,所述的切菜台上设有藏刀口11,刀具2能够插入藏刀口及从藏刀口拔出。
所述的切菜台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12,所述的透气孔12与藏刀口11相通,使空气能够进入藏刀口。
所述的刀具2由把手21和一片以上并列安置在把手上的刀片22组成。
所述的刀片的刀锋位于远离把手的刀片边缘,刀锋为向外弯拱的圆弧形。
刀片的两端固定在把手上,在刀背与把手之间形成握刀孔。
所述的把手为与刀片弯拱方向相反的圆弧形,在把手的两端设有多组刀片卡位,每组刀片卡位能够安装一块刀片。
在所述的藏刀口两侧的切菜台边缘上设有对称的取刀凹位13。
所述的藏刀口底壁上设有透水孔14。
所述的切菜台为中空的圆形,上壁面的边缘设有向上的突棱。
所述的刀片的长度大于切菜台的半径小于切菜台的直径。
有益效果
1、在切菜台上设有藏刀口,不用刀具时将刀具插入藏刀口保存,需要使用刀具时,再将刀具从藏刀口拿出来使用;
2、所述的刀具的刀锋为向外弯拱的圆弧形,握住把手能够使刀锋前后上下翻动对食材进行快速切割,通过设置多块刀片,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将食材切割得更为细碎,适合作为普通菜板的辅助器材使用或外出时携带出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从切菜台上取出刀具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刀具的小型切菜台,主要由切菜台1和刀具2组成,所述的切菜台上设有藏刀口11,刀具2能够插入藏刀口及从藏刀口拔出。
这种小型切菜台,主要用于家庭切配料,比如切大蒜、辣椒、葱花等中餐配料,或芝士等西餐辅料,切好后,由于切菜台体积较小,方便直接拿起来往菜锅里倾倒。由于在切菜台上设有藏刀口,不需要另外储存刀具,使用方便。外出野餐时,带个大的切菜台太重不方便,携带本发明的小型切菜台,还配有不需要另外携带的刀具,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携带。
如图3所示,所述的切菜台的侧壁上设有透气孔12,所述的透气孔12与藏刀口11相通,使空气能够进入藏刀口。使放进藏刀口的刀具上的水份能够通过透气孔挥发,避免生锈。
所述的刀具2由把手21和一片以上并列安置在把手上的刀片22组成。刀片的数量根据需要设定,希望将食材切碎一些,就相应的增加刀片的数量,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把食材切得更为细碎;希望将食材切得大一些,减少刀片的数量,就能够将食材按自己的喜爱切得大一些。
所述的刀片的刀锋位于远离把手的刀片边缘,刀锋为向外弯拱的圆弧形。
刀片的两端固定在把手上,在刀背与把手之间形成握刀孔。
所述的把手为与刀片弯拱方向相反的圆弧形,在把手的两端设有多组刀片卡位,每组刀片卡位能够安装一块刀片。使用者根据需要确定安装多少刀片。
切食材时,由于刀锋为向着切菜台方向弯拱的弧形,因此,使用者只需要将大拇指按在把手上,其余四个手指穿过握刀孔握紧把手,以刀锋的中心点为轴心前后摇动刀具,就能够使刀锋围绕轴心前后轮流上下翻动,从而实现对食材的切割。
为能够从切菜台上方便地将刀具取下,在所述的藏刀口两侧的切菜台边缘上设有对称的取刀凹位13。取刀时,将手指从取刀凹位捏紧把手,向与切菜台相反的方向一拉,就能够轻松地将刀具从切菜台上取下。
所述的藏刀口底壁上设有透水孔14,如果刀具上有水滴滴到藏刀口底壁上,能够通过透水孔流出,避免长期积聚在藏刀口内造成细菌滋生,污染刀具。
所述的切菜台为中空的圆形,上壁面的边缘设有向上的突棱。防止食材在切割或移动切菜台的过程中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乐凝,未经刘乐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3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