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布里渊散射损耗分布的光纤末端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83192.4 | 申请日: | 2014-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8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闫继送;孙强;王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G01D5/3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布里渊散射 损耗 分布 光纤 末端 自动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布里渊散射损耗分布的光纤末端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读取布里渊噪声阈值间隔值LTI;
步骤102:读取布里渊散射数据D;
步骤103:读取布里渊散射数据长度L;
步骤104:对布里渊散射数据D在每个距离点上进行取最大值运算,计算得到布里渊最大损耗分布曲线数据M;
步骤105:读取最大损耗分布曲线数据M中长度L末端L/100长度内的最大损耗数据ME;
步骤106:计算ME的平均值作为噪声基础阈值LTB;
步骤107:以LTB作为损耗阈值LT的起始值;
步骤108:统计M中损耗值大于LT的数据点数MN0;
步骤109:统计M中损耗值大于(LT+LTI)的数据点数MN1;
步骤110:统计M中损耗值大于(LT+LTI*2)的数据点数MN2;
步骤111:判断MN0是否与MN1相等,如果MN0与MN1相等,则进入步骤112,否则进入步骤115;
步骤112:判断MN1是否与MN2相等,如果MN1与MN2相等,则进入步骤113,否则进入步骤115;
步骤113:取M中最末端的大于LT的位置作为光纤长度FL;
步骤114:输出光纤长度FL,计算结束。
步骤115:判断MN0是否大于0,如果MN0>0,则进入步骤116,如果MN0≤0,则进入步骤117;
步骤116:将LT+LTI赋值给LT,转至步骤108;
步骤117:无法计算光纤长度,计算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布里渊散射损耗分布的光纤末端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LTI为每次布里渊噪声阈值的增加值,范围在0.5dB-5dB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31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