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焊接头及激光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3118.2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卢兴国;林敬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14;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焊接 激光焊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重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焊接头及激光焊接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外对激光重熔方法和设备的研发非常重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激光器性能的提升,激光重熔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在异形元器件的焊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激光焊接头的锡球送料机构的自动化程度和稳定性对设备至关重要。
目前,现有的激光焊接头的锡球送料机构采用伺服马达带动圆盘旋转的方式,将锡球单个分开并转移。由于其结构复杂,零件较多,导致激光焊接头整体重量大,难以与并联机器人这样的小负载设备配套。而且其成本高,不利于此项技术在国内中小企业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光焊接头,以解决现有的激光焊接头不仅结构复杂,整体重量大,而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作为同一种技术构思,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光焊接机。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激光焊接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一通透空腔,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向所述通透空腔通入保护气的进气口和使锡球进入所述通透空腔的进料通道,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出锡嘴,所述出锡嘴的出口内径小于锡球的直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发出激光束的激光器光纤头;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激光器光纤头的一侧设有用于存储锡球的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底部设有出料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进料通道相连通的下落通道,所述底板上滑动安装有由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的分料滑块,所述分料滑块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分料滑块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定位孔与出料通孔相连通,所述分料滑块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定位孔与下落通道相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有空气进气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料仓上位于所述出料通孔位置处设有第一检测光纤;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下落通道位置处设有第二检测光纤。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锡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分料滑块。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激光焊接机,包括激光焊接头,所述激光焊接头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一通透空腔,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向所述通透空腔通入保护气的进气口和使锡球进入所述通透空腔的进料通道,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出锡嘴,所述出锡嘴的出口内径小于锡球的直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发出激光束的激光器光纤头;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激光器光纤头的一侧设有用于存储锡球的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底部设有出料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进料通道相连通的下落通道,所述底板上滑动安装有由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的分料滑块,所述分料滑块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分料滑块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定位孔与出料通孔相连通,所述分料滑块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定位孔与下落通道相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有空气进气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料仓上位于所述出料通孔位置处设有第一检测光纤;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下落通道位置处设有第二检测光纤。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锡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固定块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分料滑块。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并联机器人,所述并联机器人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多个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通过第一万向接头连接的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所述主动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并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旋转,所述从动连杆通过第二万向接头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所述底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万向接头为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所述第二万向接头包括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以及实现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的旋转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并联机器人为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6个连杆机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并联机器人为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通过3个连杆机构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3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