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1721.7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蝶青;肖舒宁;刘佩珏;朱巍;章姗姗;温美成;李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18 | 分类号: | B01J21/18;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友好 串联 结构 纳米 锐钛矿 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NOx、SOx和NH3酸碱中和形成铵盐气溶胶粒子,成为PM2.5的主要组分。煤的脱硫处理使得SOx得到有效控制,但NOx仍得不到有效处理。传统处理NOx的方法包括吸附、生物降解、催化还原、分解和氧化等,但都存在操作困难、成本高和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而光催化氧化NOx技术,通过半导体受光激发的电子和空穴,与空气和水产生活性物种,可将NOx高效氧化,有着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TiO2作为传统光催化剂,具有氧化能力强,无毒,稳定等优点,成为光催化氧化NOx的首选材料。在锐钛矿相TiO2中,(001)面为高能晶面,有利于光催化氧化反应。而在锐钛矿相TiO2中,由于(001)和(101)两晶面能带结构中,能级存在有势差,这种势差驱使光生电子相(101)晶面转移,光生空穴向(001)面转移。光生电子和空穴在不同的晶面富集,有利于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催化活性。但是,电子空穴的表面转移效率不高,也使得光催化活性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一维导电材料,具有定向传导电子的作用,在TiO2中引入紧密接触的碳纳米管,可以提供一个电子转移通道,使得电子空穴迅速分离,并各自发生反应,进而提高光催化NOx氧化活性,对于空气净化和降低空气中的PM2.5都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化学合成法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这主要是由于微波合成具有绿色环保、反应速度快、重现性好等优点。本专利通过离子液体微波水热法,利用微波对含有Ti源的水溶液进行快速均匀加热,在离子液体的诱导下,制备得到碳纳米管串联(001)晶面暴露的锐钛矿结构,是一种良好的紫外光响应型光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市场需求,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及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的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于水中,加入钛源和含有氟离子液体,搅拌均匀,置于微波反应釜中,以10~3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5-10min,微波功率为800-1400w,初始压力为0-35bar,反应温度为80-200℃,反应时间为10-30min,冷却至室温后,洗涤到中性,离心并真空干燥,得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
上述方法制得的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001晶面暴露的锐钛矿相TiO2被一维碳纳米管串联。
上述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碳纳米管与钛源中钛的物质的量之比1:0.5~1:5,其中最优为1:0.7
上述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加入含有氟离子液体,为以下阴离子和阳离子两两配合的盐类,阳离子为咪唑类,如1-甲基咪唑、1-丁基-3-甲基咪唑、1-乙基-3-甲基咪唑、1-己基-3-甲基咪唑、1-胺乙基-3-甲基咪唑;阴离子为含氟阴离子,如四氟硼酸、六氟磷酸、三氟甲磺酸;优选为1-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上述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加入的含氟离子液体的量为0.01mL-2mL,优选为1mL
上述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钛源包括硫酸氧钛、钛酸四丁酯、异丙醇钛、四氯化钛、三氯化钛和四氟化钛,优选为三氯化钛和四氟化钛。
上述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用于光催化氧化NO,具体步骤如下:
将一定量(0.05-0.5g)的环境友好型串联结构碳纳米管-锐钛矿复合催化剂粉末平铺在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浓度(200-1000ppb)的NO和高纯空气的混合气,流动相气体流速为2000-8000sccm,光源利用365nm紫外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1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