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多行业检测的激光拉曼光谱智能化辨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1459.6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广明;尧伟峰;仲雪;倪天瑞;马宁;王中卿;汪春风;李子剑;郭浔;刘春伟;汪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6F17/3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行业 检测 激光 光谱 智能化 辨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行业检测的激光拉曼光谱智能化辨识方法及系统。本方法为:1)将待检物质样品置于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检测池中,采集的光谱数据发送至行业检测软件客户端;2)根据选择在客户端或云端辨识并保存检测结果;其中,对该光谱数据检测识别的方法为:建立一行业物质的拉曼光谱数据库,对该光谱数据进行拉曼特征峰提取;如果从该光谱数据选取出增强效果显著的拉曼特征峰,对于设置的辨识方法为特征峰辨识方法的物质,将其辨识信息与所选取出的拉曼特征峰的阈值信息进行对比,检测是否存在此物质;否则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该光谱数据处理;对于辨识方法为模式识别方法的物质,利用分类器对该光谱数据进行分类检测是否存在对应的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多行业检测的激光拉曼光谱智能化自动辨识方法及系统,属于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检测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疗保健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讲究“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但保健食品不等同于药品,保健食品必须具有食品相当的安全性,长期服用对人体不产生危害,药品通常都有一定毒副作用。保健食品通过调节身体机能维持平衡健康状态,药品则是直接针对疾病机理产生药理作用。保健食品没有严格的服用剂量,但药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
由于保健食品只是通过调节人体自身机能平衡而起作用,所以效果显现通常较为缓慢,但其又需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因此很容易成为非法添加药物的对象。不法分子常把可产生与处方药物具有类似感觉作用的化学药物违法添加到保健药品和食品中,从而产生立竿见影的功效来蒙骗使用者,以不法牟利。如在减肥类保健品中添加禁用药物西布曲明,在抗疲劳类男性功能保健品中添加处方药物西地那非等。多年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受试者的严重心血管风险,包括心梗、心脏骤停、心血管死亡等,已有多例死亡报告,因此该药物已于2010年10月在包括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而像西地那非等PDE-5抑制剂属于处方药,有明确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某些人群不能服用,若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入,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这些掺假保健食品严重的危害了公众健康,扰乱了市场秩序,给社会及消费者带来严重后果。在保健品中可能添加的非法添加物包括(但不限于表1):
表1保健品中可能添加的非法添加物
在药品中可能添加的非法添加物包括(但不限于表2):
表2药品中可能添加的非法添加物
在化妆品中可能添加的非法添加物包括(但不限于表3):
表3化妆品中可能添加的非法添加物
对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掺假保健品的预防与打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检测技术,尤其是快速检测技术的能力。快检技术建立在现代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技术含量较高,能在简易实验室、移动实验室或监督现场使用操作且在较短的时间完成,获得高置信度的结果。因此,快检技术是对保健食品市场进行技术监管的重要手段,可实现针对性地进行抽查检验,降低执法成本,增加依法监管的技术含量,对行政监管起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1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电机用可变力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绢云母质日用炻瓷低温坯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