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乙酸和纳米氧化锌增效抑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9502.5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恒毅;陶雪莹;熊勇华;赖卫华;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3/30 | 分类号: | A61K33/30;A61P31/04;A61K31/19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乙酸 纳米 氧化锌 增效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抑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可通过有氧发酵、无氧发酵及化工合成等多种方法制备而得。不同浓度的乙酸在医学上常用以治疗各种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灌洗创面及鸡眼、疣的治疗。现代实验研究表明乙酸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乙酸在制成药物抑菌剂时,一次用量大,浓度高,且长期使用影响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乙酸抑菌组合物一次用量大,浓度高和长期使用影响人体健康问题,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纳米氧化锌能有效增强乙酸溶液抑菌性能,减少乙酸的用量,降低乙酸的浓度,且采用两种低剂量的抑菌组合物,降低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几率,更加的安全高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酸和纳米氧化锌增效抑菌复合物,减少和降低乙酸抑菌剂一次的用剂量及浓度和降低药品对人体的毒性。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联合乙酸和纳米氧化锌增效抑菌组合物,含有乙酸,纳米氧化锌。
所述菌为大肠杆菌O157,乙酸溶液浓度为0.0087mol/L,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0.5mg/mL,纳米氧化锌颗粒粒径为200nm。
所述菌为腊样芽孢杆菌,乙酸溶液浓度为0.0059mol/L,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0.5mg/mL,纳米氧化锌颗粒粒径为200nm。
所述菌为沙门氏菌,乙酸溶液浓度为0.0108mol/L,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0.5mg/mL,纳米氧化锌颗粒粒径为200nm。
所述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酸溶液浓度为0.0145mol/L,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0.5mg/mL,纳米氧化锌颗粒粒径为200nm。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抑菌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大肠杆菌O157、腊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纳米氧化锌能有效增强乙酸溶液抑菌性能,减少乙酸的用量,降低乙酸的浓度,且采用两种低剂量的抑菌组合物,降低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几率,更加的安全高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低浓度乙酸稀释液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分析纯乙酸作为原始液 ,用灭菌后的蒸馏水连续稀释,依次得到不同浓度乙酸溶液。乙酸的原始浓度为17.4mol/L。
2,纳米氧化锌胶体溶液的制备:取上海阿拉丁公司生产的纳米氧化锌0.01g溶于1mL的蒸馏水中,震荡混匀得到10mg/mL的纳米氧化锌胶体溶液。
3,乙酸和纳米氧化锌的联合增效抑菌作用
a 细菌的培养
挑取LB琼脂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O157的单菌落于10mL LB肉汤培养基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2 h,再按1%的接种量接种于5 mL的LB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5h后,取1 mL上述菌液用1xPBS水连续稀释2个梯度,最终的菌液大约为106CFU/mL。
b 乙酸与纳米氧化锌在抑菌性能上的协同作用
分别取900μL上述已稀释好的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00μL不同的抑菌剂(具体见表一)。置于37℃下培养5h,每组平行3次。
C 平板计数
将各组待测液用1xPBS连续稀释4个梯度,10-2、10-3、10-4各梯度中取出10μL于LB平板上。平板吹干后,37℃下倒置培养12h,长出菌落后计数,以30-3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为有效的计数范围。
实验结果如表一:
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电源装置
- 下一篇:检测心电图中的心房纤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