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药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9452.0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洛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洛嘉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6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药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药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软体输液瓶配药处置方法一般由处置人员使用一次性使用配药器抽吸软体输液瓶内少量液体注入粉针剂药瓶中,待针剂瓶内药粉溶解后,再抽回到一次性使用配药器中,最后将药液注入到输液瓶内,上述配药方法存在药液易污染、浪费、操作繁杂且一次性使用配药器上针尖容易刺伤人等不足。一种简易单通道配药器(申请号:201220240075.3)改变了传统配药模式,但该配药器在使用中存在软体输液瓶和针剂药瓶易从置换针上滑脱的问题;连续配多瓶针剂药,每次拔针剂药瓶时置换针易从软体输液瓶处分离的问题;因无保护套,一端置换针插入软体输液瓶或针剂药瓶时另一端置换针容易伤人且易受到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输液瓶与针剂药瓶相连接的配药连接器。连接好配药连接器后反复挤压松弛软体输液瓶外壁,利用软体输液瓶与针剂药瓶之间的压力变化与药液自身重力促使药液在软体输液瓶与针剂药瓶间相互流动。配药连接器的两端瓶塞穿刺器通道口处有防脱锥,可以保证软体输液瓶与针剂药瓶在配液过程中不易从瓶塞穿刺器上滑脱。用手指捏住中间部位的握指器可选择性地拔下任意一端药瓶。两端设有保护套,可以防止瓶塞穿刺器伤人,也可以防止其受到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配药连接器的两端是瓶塞穿刺器,瓶塞穿刺器内部是贯通的空心通道,两端通道口处设有防脱锥,中间部位有握指器,两端瓶塞穿刺器上安装有保护套。
所述的瓶塞穿刺器在通道口处设有防脱锥,防止软体输液瓶或针剂药瓶滑脱。贯通的空心通道可以保证在挤压软体输液瓶时药液能在软体输液瓶和针剂药瓶间相互流动。用手指捏住中间部位的握指器可选择性地拔下任意一端的药瓶。两端的保护套一是可以防止一端瓶塞穿刺器插入软体输液瓶或针剂药瓶时另一端瓶塞穿刺器伤人,二是也能防止其受到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配药连接器与传统的一次性使用配药器配药方法相比:节约药液且不易受到污染,操作过程简单且针尖不易伤害处置人员。与另一种简易单通道配药器(申请号:201220240075.3)相比:解决了其在使用中存在的软体输液瓶和针剂药瓶易从置换针上滑脱的问题;连续配多瓶针剂药,每次拔针剂药瓶时置换针易从软体输液瓶处分离的问题;一端置换针插入软体输液瓶或针剂药瓶时,另一端置换针容易伤人且易受到污染的问题。本发明配药连接器是一次真正的传统软体输液瓶配药处置方法的变革。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配药模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配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1、图3-2、图4-1、图4-2分别为本发明配药方法顺序示意图
图中:A-软体输液瓶;B-针剂药瓶;C-一次性使用配药器;1-瓶塞穿刺器;2-通道口;3-防脱锥;4-握指器;5-保护套;6-空心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传统配药模式示意图。配药时的处置方法由处置人员使用一次性使用配药器C抽吸软体输液瓶A内少量液体注入针剂药瓶B中,待针剂瓶B内药粉溶解后,再抽回到一次性使用配药器C中,最后将药液注入到软体输液瓶A内。在上述配药方法中,一次性使用配药器C的针尖始终暴露在空气中,存在药液易受污染的问题;抽取药液不净,易造成药液浪费;操作繁杂且针尖容易伤害处置人员等不足。
图2为本发明配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配药连接器的两端是瓶塞穿刺器1,瓶塞穿刺器1内部是贯通的空心通道6,通道口2处设有防脱锥3,中间部位有握指器4,两端安装有保护套5。瓶塞穿刺器1在通道口2处设有防脱锥,防止软体输液瓶A或针剂药瓶B滑脱。贯通的空心通道6可以保证在挤压软体输液瓶A时药液能在软体输液瓶A和针剂药瓶B间相互流动。用手指捏住中间部位的握指器4可选择性地拔下任意一端的药瓶。两端的保护套5一是可以防止一端瓶塞穿刺器1插入软体输液瓶A或针剂药瓶B时另一端瓶塞穿刺器1伤人,二是也能防止其受到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洛嘉,未经张洛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