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固定桁架及桁架楼承板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9086.9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全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G11/36;E04G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2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桁架 楼承板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固定桁架及桁架楼承板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领域是采用焊接将钢筋固定成桁架(或者固定在一起),存在焊接导致的材质发生变化,与国家对建筑中的钢筋连接的操作规范,相互冲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冷固定桁架及桁架楼承板工艺,冷扎不破坏材质,符合国家规范,保证结构设计的荷载,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使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冷固定桁架及桁架楼承板工艺,其工艺步骤为:1、钢筋桁架楼承板平面及立面施工顺序:每层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铺设宜从起始位置向一个方向铺设,边角部分最后处理;随主体结构安装施工顺序铺设相应各层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2、楼板铺设前,对准基准线,安装第一块板,并依次安装其它板。楼板连接采用扣合方式,板与板之间的拉钩连接应紧密,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同时注意排板方向要一致;
3、平面形状变化处(钢柱角部、梁面衬垫连接板等),可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切割,切割前应对要切割的尺寸进行检查,复核后,在模板上放线;
4、跨间收尾处若板宽不足整块,可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沿钢筋桁架长度方向切割,切割后板上应有一榀或二榀钢筋桁架,不得将钢筋桁架切断;
5、钢筋桁架平行于结构梁处,底模在结构梁上的搭接不小于30mm,钢筋桁架垂直于结构梁处,模板端部的竖向钢筋在结构梁上的搭接长度(指结构梁的上翼缘边缘与端部竖向支座钢筋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且应保证镀锌底模能搭接到结构梁上30mm;
6、混凝土结构及需要拆除底模的,在结构梁侧做适当处理,避免底模浇入混凝土或结构梁内;
7、钢筋桁架楼承板就位之后,应将其端部的竖向钢筋及底模与结构梁点绑扎牢固;沿长度方向将镀锌钢板与结构梁通过钢卡扣并通过铁丝绑扎;
8、待铺设一定面积之后,并绑扎分布钢筋,以防止钢筋桁架侧向失稳;
9、若设计在楼板上要开洞口,施工应预留,应按设计要求设洞口边加强筋,四周设边模板,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切断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钢筋及底模,切割时宜从下往上切割,防止底模边缘与浇注好的混凝土脱离,切割可采用机械切割或氧割进行;
10、若将钢筋桁架裁断,应采用同型号的钢筋将钢筋桁架重新连接进行恢复,并进行补强(一般指预留的管道孔);
11、钢筋桁架楼承板铺设好后应做好保护,避免人为损坏;
12、单块钢筋桁架楼承板比较重,在铺设的过程中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
本发明采用钢筋冷固定原理,将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筋根据图纸设计,使用绑扎、卡扣等固定,使桁架成型后材质(或者说材料结构分子)不发生任何变化,该工艺技术生产的的桁架及桁架楼承板,冷固定不破坏材质,符合国家规范,保证结构设计的荷载,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使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冷固定的桁架不存在脱焊,漏焊,焊点强度不均匀等,底模不存在熔透,生锈(底模镀锌板遇高温后镀锌层发生变化,容易生锈),底模在拆除时对结构无任何破坏,而且简单易行,避免了原有技术在拆模后出现的钢筋外漏,底模与桁架焊接部分水泥保护层被破坏等弊端,电力虽属可再生资源,可节约是一种美德,冷固定技术在应用中不需要焊接的瞬间强大电流,从而大大节约了电力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冷固定桁架及桁架楼承板工艺,其桁架每个组件在进入节点固定部分时根据不同位置的结构及性状采用单个或多个规格的钢卡或者(及)铁丝进行固定(可采用机械手操作),固定过程中没有高温,不用电,不会使材质发生变化,用钢卡或者(及)铁丝固定,固定点质量一目了然,杜绝了一般金属结构焊接固定存在的脱焊,漏焊,焊点强度不均匀等导致的隐性安全隐患,有些结构由于装修需要拆除底模,可将底模固定件松开,底模就可以轻松取下,不破坏水泥保护层,不出现钢筋外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全,未经王国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9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