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定位功能的对位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78560.6 | 申请日: | 201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庄运清;陈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26 | 分类号: | B23Q1/26;B23Q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功能 对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位平台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创新对位平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多种制造加工的处理模式已进入奈米等级,众多精密产品于制程中有更高更严苛的精度要求,尤其是光电及晶圆产品,其精密定位技术成为必备条件。
精密加工制程中,对位平台(或称对位滑台)为产业界普遍采用的设备;目前对位平台的典型结构形态,主要是在一活动平台与一基座之间横设有数组X轴向与Y轴向的螺杆导动装置,螺杆导动装置的组装座部被定位于基座,螺杆导动装置的伸缩作动端则呈滑动配合状态连结于活动平台;藉此,其运作时能够透过控制螺杆导动装置的其中单组作动或整体同动等方式,达到驱使活动平台位移或转动以调校加工精准度的目的。
前述对位平台结构于使用上虽确可达到其精密位移调校的功能,但其问题点却是出在于定位的部份,概因,对位平台结构无论处于作动状态或定止状态时,其活动平台的支撑力与定位性完全是仰赖螺杆导动装置的连结关系来达成,然而,由于螺杆导动装置与活动平台之间呈滑动配合连结关系,此种组合状态于二者各相连结处难免存在有配合公差,而配合公差累积的结果,势必造成对位平台于定止状态时并无法达到刚性稳固定位状态的问题,亦即对于侧向作用力并无足够的承载支撑能力,此一问题对于三轴配置形态的对位平台而言尤为严重,因其活动平台定止时,其中一导动轴呈较大自由度连结状态,故承载支撑能力较弱;而另一种四轴配置形态对位平台,其侧向承载力虽优于前述三轴配置形态者,但其缺点是制造成本大幅提高,且仍旧存在组合累进公差问题而无法达到刚性稳固支撑状态;是以综合上述对位平台的结构设计,其加工过程中当活动平台受力达一定程度时,往往容易产生抖振、偏移现象而严重影响到最终产品加工精度与质量,如此而难以符合产业界预期的高精度要求,实有必要再加以思索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对位平台,其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如何研发出一种结构定位性更加稳固、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式精密对位平台为目标加以创新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位平台包括:一基座,为一座体形态,包括著置面及构件装设面;一活动平台,设于构件装设面一间隔距离位置处,包括加工台面及内面;至少两组导动装置,组设连结于基座的构件装设面与活动平台的内面之间;一中空限位座,凸设定位于基座的构件装设面中央,中空限位座内部形成腔室,中空限位座端面中央设有一轴孔贯通腔室;一抵靠板,凸设定位于活动平台内面一间隔距离处,抵靠板与活动平台内面之间界定形成有间隔空间,抵靠板具一抵靠作用面与活动平台内面间隔相对,且抵靠板中央设有一穿透口,又抵靠板与中空限位座的端面之间呈相互抵靠状态;一工字型迫紧座,设于基座的构件装设面与活动平台内面之间中央区域,工字型迫紧座包括一浮动盘、一迫紧盘及垂直向连结定位于浮动盘与迫紧盘之间的一连动轴,该浮动盘置于中空限位座的腔室中呈可限位滑移浮动状态,迫紧盘置于抵靠板与活动平台内面之间的间隔空间中,迫紧盘具一迫紧面与抵靠板的抵靠作用面相对应,连动轴穿组于中空限位座所设轴孔呈可轴向枢动状态。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发明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当活动平台载重时,整体工字型迫紧座会朝基座方向位移,驱使迫紧盘的迫紧面朝抵靠板的抵靠作用面产生抵紧作用,令活动平台的定止状态获得加强稳固功能与效果,进而达到增益精密对位平台的活动平台结构强度与稳固性、大幅提升加工精度质量且结构简单而易于量产制造等诸多实用进步性。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通过工字型迫紧座的浮动盘与中空限位座的腔室之间的环状间隙空间相对构成一流体增压接口;并另设一流体导入单元包括设于中空限位座一侧的流体压力导入通道以及藉以导入一外部流体压力并连通该流体压力导入通道的一流体导管,该流体压力导入通道内端连通流体增压接口的另一技术特征,以当该流体导入单元导入流体压力令流体增压界面之间隙膨胀时,整体工字型迫紧座会朝基座方向位移,驱使迫紧盘的迫紧面朝抵靠板的抵靠作用面产生抵紧作用,令活动平台的定止状态获得一种流体增压迫紧式的加强稳固功能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细部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大部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