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吊塔的轴刹车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329.7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明;黎群华;黄家胜;张远杰;詹升平;李红强;周康;吉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F16D6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刹车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吊塔,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吊塔的轴刹车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医用吊塔是医院现代化手术室必不可少的供气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手术室供氧、吸引、压缩空气、氮气等医用气体的终端转接。医用吊塔通常包括箱体、动力部件、安装在天花板上的锚、以及分别连接箱体、动力部件以及锚的数个转轴和连接在数个转轴之间的数个悬臂。此外,该吊塔还设有控制悬臂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和控制转轴刹车的轴刹车控制机构,该些控制机构通常在吊塔的把手上设有多个按钮,来对吊塔的升/降和转轴的刹车/解锁进行操作,该些按钮数量一般为4个,甚至更多。这样,对吊塔进行升或降的操作时,或者对不同的转轴进行刹车操作时,需要首先确认按钮的位置,再进行按钮操作。因按钮的数量较多,比较难以辨别,甚至造成混淆而影响了操作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医用吊塔的轴刹车控制机构,其结构简单,而且操作简单、舒适自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吊塔的轴刹车控制机构,其中医用吊塔包括把手、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的锚、升降动力部件、内部电路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锚和升降动力部件相连接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其特征在于:轴刹车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把手上的刹车按钮和电元件按钮、以及设置在把手内的触点开关,刹车按钮可触发触点开关,并且触点开关和电元件按钮分别与内部电路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当刹车按钮按下而电元件按钮未被按下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时处于解锁状态;而当刹车按钮和电元件按钮同时被按下时,第一转轴处于解锁状态而第二转轴处于刹车状态。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医用吊塔的轴刹车控制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把手内的弹簧定位销和固定安装在刹车按钮内的圆柱销,圆柱销部分地收容于弹簧定位销内。
弹簧定位销与圆柱销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把手包括端盖和连接销,连接销设置在端盖和刹车按钮之间。
触点开关通过开关支架固定安装到把手内。
把手包括左握持部、右握持部和固定连接在左、右握持部之间的中间固定块。
左握持部和右握持部上分别设有轴刹车控制机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所提供的轴刹车控制机构通过两个按钮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不同转轴的刹车/解锁的功能,操作简单、舒适自然,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该轴刹车控制机构可通过左手、右手或双手进行操作,满足了具有不同操作习惯的人士的需求,比较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医用吊塔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吊塔的把手及升降控制机构和轴刹车控制机构的装配图。
图3是图2中升降控制机构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中升降控制机构的另一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2中升降控制机构的再一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2中升降控制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2的平面视图。
图8是沿着图7中A A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8中B圈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升降控制机构的装配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B B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医用吊塔的内部电路连接图。
图13是本发明吊塔的把手在第一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吊塔的把手在第二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轴刹车控制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图15的装配平面图。
图17是图15的另一装配平面图。
图18是沿着图17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迈柯唯医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化电解质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纺织的传导卷绕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