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汽封漏汽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209.7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生;卢盛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杨钦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中 压缸合缸 汽轮机 缸间汽封漏汽量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汽封漏汽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作为电厂中最重要的机械转动设备,承担着将电厂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功能。随着电力机组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电厂中汽轮机工作性能对电厂的经济性影响越来越大。而汽轮机的汽封漏汽量的大小,又直接影响汽轮机正常运行的作功能力及性能。
在电厂汽轮机缸间轴封运行参数中,缸间轴封的泄漏流量最直观地反映了轴封的工作状态,在相同的运行边界条件下,高中压合缸汽轮机缸间轴封漏汽量越低,表示缸间轴封的运行状态越好。
以某一亚临界600MW直接空冷机组汽轮机为例,100%运行负荷下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汽封漏汽量设计值为10t/h,而现场测试值可能超出设计值一倍,直接增加电厂发电煤耗约0.6g/kW·h。
因此,应当采用高中压合缸汽轮机缸间轴封漏汽量作为判断高中压合缸汽轮机缸间轴封运行状态的主要指标,但目前电厂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轴封漏汽量无法进行直接的测量,也没有专用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因此无法对电厂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轴封漏汽的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测。
但目前电厂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汽封漏汽量无法进行直接的测量,也没有专用的监测装置,因此无法对电厂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汽封漏汽的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测。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测量数据比较准确,结构比较简单的测试方法和监测装置来解决目前的问题。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准确、计算高效的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汽封漏汽量的测试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缸间汽封漏汽量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测定高中压缸合缸汽轮机试验工况下的蒸汽参数:
(1)降汽轮机进口主蒸汽温度试验,机组在100%负荷基本运行方式下,解除机组一次调频及AGC功能,降低汽轮机进口主蒸汽温度至低于额定值20℃,中压缸进口蒸汽温度保持额定值,并保持机组汽轮机进汽阀位一定,机组运行稳定后采集机组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的汽轮机调节级后蒸汽参数p1和t1、中压缸主汽门前蒸汽参数p2和t2、中低压缸之间联通管上蒸汽参数p3和t3、中压缸通流级前蒸汽参数p4;符号p表示压力,单位MPa;t表示温度,单位℃。下标数字代表不同测量位置;
(2)降中压缸进口蒸汽温度试验,机组在100%负荷基本运行方式下,解除机组一次调频及AGC功能,降低中压缸进口蒸汽温度至低于额定值20℃,汽轮机进口主蒸汽温度保持额定值,并保持机组汽轮机进汽阀位一定,机组运行稳定后采集机组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的汽轮机调节级后蒸汽参数p′1和t′1、中压缸主汽门前蒸汽参数p′2和t′2、中低压缸之间联通管上蒸汽参数p′3和t′3、中压缸通流级前蒸汽参数p′4;符号p表示压力,单位MPa;t表示温度,单位℃。下标数字代表不同测量位置;上标“'”表示降中压缸进口蒸汽温度试验测量的参数;
步骤二、计算降汽轮机进口主蒸汽温度及降中压缸进口蒸汽温度两种试验工况下的中压缸通流效率曲线:
(1)计算降汽轮机进口主蒸汽温度试验的中压缸通流效率曲线:
a)将步骤一采集的数据带入公式(1)~(8)计算出以下状态点热力参数:
调节级后蒸汽焓值为h1=f1(p1、t1) 公式(1)
调节级后蒸汽熵值为s1=f2(p1、t1) 公式(2)
中压缸主汽门前蒸汽焓值为h2=f1(p2、t2) 公式(3)
中压缸主汽门前蒸汽熵值为s2=f2(p2、t2) 公式(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