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极靴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8177.0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才;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43 | 分类号: | F16J1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磁性 液体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密封领域。
背景技术
磁性液体密封技术由于其具有零泄漏、无磨损,寿命长,结构简单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使用。现有磁性液体旋转密封装置典型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2518811A和公开号为CN202091519U的专利申请所述。现有的磁性液体旋转密封装置由于极靴与转轴之间磁场强度过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一方面使密封间隙内磁性液体的磁性颗粒产生团聚,造成磁性颗粒与基载液分离,引起密封失效,同时还会造成磁性液体密封启动扭矩变大;另一方面在磁性液体损耗之后无法自行补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磁性液体旋转密封装置密封间隙内的磁性液体会产生强磁场团聚现象,从而引起密封失效和启动扭矩增大,并且无法自行补充磁性液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提供一种多孔极靴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孔极靴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构成该装置包括:
外壳、左极靴、永磁体、右极靴、端盖、螺钉、右密封圈、左密封圈。
构成该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
所述的左密封圈安装在左极靴外圆上的凹槽内,形成带密封圈的左极靴,右密封圈安装在右极靴外圆上的凹槽内,形成带密封圈的右极靴;
所述永磁体安装在带密封圈的左极靴的右端面,所述带密封圈的右极靴安装在永磁体的右端面,永磁体的左端面和左极靴的右端面、永磁体的右端面和右极靴的左端面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将极靴浸入磁性液体中,使微孔中进入磁性液体,形成密封组件;
所述密封组件安装在外壳内的凸台右端面;
所述端盖安装在右极靴的右端面,通过螺钉与外壳右端面上的螺纹连接将端盖与外壳固定,使外壳内部各零件轴向定位;
所述左、右极靴采用导磁性良好的多孔状材料,与泡沫铝结构相同;
在极靴和极齿微孔中的磁性液体可以自动补充密封间隙处损耗的磁性液体,另一方面在极靴中的微孔使得密封间隙内磁场强度有所降低,减少了磁性液体中的磁性颗粒的团聚现象。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左、右极靴通过采用导磁性良好的多孔状材料,使得在极靴和极齿微孔中的磁性液体可以自动补充密封间隙处损耗的磁性液体,另一方面在极靴中的微孔使得密封间隙内磁场强度有所降低,减少了磁性液体中的磁性颗粒的团聚现象,增加了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的启动扭矩。
附图说明
图1多孔极靴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结构图。
图1中:外壳1、左极靴2、永磁体3、右极靴4、端盖5、螺钉6、右密封圈7、左密封圈8。
具体实施方式
以附图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多孔极靴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如图1,该密封装置包括:外壳1、左极靴2、永磁体3、右极靴4、端盖5、螺钉6、右密封圈7、左密封圈8。
构成该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
所述的左密封圈8安装在左极靴2外圆上的凹槽内,形成带密封圈的左极靴,右密封圈7安装在右极靴4外圆上的凹槽内,形成带密封圈的右极靴;
所述永磁体3安装在带密封圈的左极靴的右端面,所述带密封圈的右极靴安装在永磁体3的右端面,永磁体3的左端面和左极靴2的右端面、永磁体3的右端面和右极靴4的左端面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将极靴浸入磁性液体中,使微孔中进入磁性液体,形成密封组件;
所述密封组件安装在外壳1内的凸台右端面;
所述端盖5安装在右极靴4的右端面,通过螺钉6与外壳1右端面上的螺纹连接将端盖5与外壳1固定,使外壳内部各零件轴向定位;
外壳1和端盖5均选用非导磁性材料,如不锈钢或铝制品;
左极靴2和右极靴4选用导磁性能良好的材料,如电工纯铁;
永磁体3选用铷铁硼;
磁性液体的种类根据密封介质的不同选择不同基液的磁性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8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