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入海航道采用格网拦沙治理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7901.8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栾加友;马启南;朱建英;李新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加友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航 采用 格网拦沙 治理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运交通科技领域,特别是一种入海航道采用格网拦沙治理新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淤泥质和沙质海岸上采用双导堤治理的航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加明显。港口是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港口的淤积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港口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建立在淤泥质和沙质海岸上的河口港,其航道水深为了达到适航要求,每年需要通过大量的、经常性的清淤疏浚工程来加以维护。例如,江苏省射阳港采用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办法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双导堤,并在双导堤中间开挖深水航道,航道一期工程设计标准为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建成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回淤问题。国内外现有的减少航道淤积的技术途径有两个:控沙和束流。控沙,主要工程措施是加长导堤、加高导堤,加长导堤可以减少泥沙从口门进入量,加高导堤可以减少泥沙从导堤顶进入航道量。承担航道设计、研究任务的上海航道设计院等科研单位研究了加长导堤、加高导堤等传统减淤方式,发现效果不明显,且工程造价高;同时,加高导堤后还会造成堤头横流加大,影响船舶进出港口。束流,主要工程措施是在导堤内构筑丁坝,增加水流动力,但是在修筑丁坝后,束窄了原有的河道,影响泄洪安全,该方案很难得到水利管理部门的同意。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在江苏省射阳港的航道工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急需一种造价合理,减淤效果明显且不影响泄洪安全的治理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入海航道采用格网拦沙治理新方法:在导堤内侧布设平行于导堤的格网,同时在拟设丁坝位置布设垂直于导堤的格网。一方面起到拦沙固沙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到束水攻沙的作用,航道减淤效果明显。该方法的实施,工程造价低,能有效减少航道淤积,不影响河道的泄洪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入海航道采用格网拦沙治理新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①在导堤内侧布设若干个垂直于导堤的格网,即横网,用于拦沙固沙和束水攻沙;
②在导堤内侧布设平行于导堤的格网,即纵网,用于拦沙固沙。
所述的格网网孔径为1毫米~3毫米,格网上边设有悬浮物,用于拉浮格网;格网底边设有重物,用于拉沉格网;格网底边设置若干个沉石,用于固定格网;格网网面、周边设有拉绳,用于提高格网结构强度;所述的横网的航道端设置管桩,用于固定格网和警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在淤泥质和沙质海岸上的河口港双导堤内侧布设若干个垂直于导堤的横网,即拟设丁坝位置布设若干个垂直于导堤的格网,能起到拦沙、固沙作用,长时间使用后,格网下将形成一定的淤积,又起到了束流的作用。同时,在导堤内侧平行设置的纵网,相当于加高导堤,既能拦截越堤流带来的粗颗粒泥沙,又能破碎越堤流产生的波浪,拦截越堤浪掀起的泥沙;长时间使用后,有利于滩面淤长,进而提高航道的束水攻沙效果。采用格网代替传统的水工建筑,起到了建设丁坝的束流作用和加高导堤的控沙作用,且保证了水流的畅通,不影响河道的泄洪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降低了实施工程造价,能有效减少航道淤积,不影响河道泄洪能力。在导堤内侧布设平行于导堤的格网以及拟设丁坝位置布设若干个垂直于导堤的格网,既起到拦沙固沙的作用,又起到束水攻沙的作用,航道减淤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图1是一种入海航道采用格网拦沙治理新方法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横网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纵网的主视图。
在图1、2、3中:1.导堤、2.横网、3.纵网、4.悬浮物、5.拉绳、6.管桩、7.沉石、8.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入海航道采用格网拦沙治理新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①在导堤1内侧布设若干个垂直于导堤1的格网,即横网2,用于拦沙固沙和束水攻沙;
②在导堤1内侧布设平行于导堤1的格网,即纵网3,用于拦沙固沙。
所述的格网网孔径为1毫米~3毫米,格网上边设有悬浮物4,用于拉浮格网;格网底边设有重物8,用于拉沉格网;格网底边设置若干个沉石7,用于固定格网;格网网面、周边设有拉绳5,用于提高格网结构强度;所述的横网2的航道端设置管桩6,用于固定格网和警示。
在淤泥质和沙质海岸上的河口港双导堤内侧布设若干个垂直于导堤1的横网2,即拟设丁坝位置布设若干个垂直于导堤1的格网,能起到拦沙、固沙作用,长时间使用后,格网下将形成一定的淤积,又起到了束流的作用。同时,在导堤1内侧平行设置的纵网3,相当于加高导堤1,既能拦截越堤流带来的粗颗粒泥沙,又能破碎越堤流产生的波浪,拦截越堤浪掀起的泥沙;长时间使用后,有利于滩面淤长,进而提高航道的束水攻沙效果。采用格网代替传统的水工建筑,起到了建设丁坝的束流作用和加高导堤1的控沙作用,且保证了水流的畅通,不影响河道的泄洪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加友,未经栾加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水条及其止水结构和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杆防撞保护桩